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0日訊 深冬時節,走進鄒平市臺子鎮,一條條道路硬化整潔,一排排農家小院錯落有致,一面面文化墻各具特色。在道路兩旁,一個個別具一格的四小園里各種蔬菜長勢喜人、綠意盎然,不少村民正在給四小園組裝新圍欄……一幅幅文明和諧的和美鄉村畫卷展現在眼前。
近年來,臺子鎮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和文明鄉村建設,摒棄陳規陋習,不斷提升全鎮精神文明建設水平,讓文明鄉風春風化雨般滋潤民心。
多途徑引領 移風易俗“春風化雨”
“街坊鄰居有紅白事兒不去幫忙顯得不近人情,去了又不知道干什么。現在好了,有紅白理事會的人全權負責,主家不用手忙腳亂,上班的也不用長時間停工幫忙,少了那些不必要的花銷。”臺子鎮大趙村村民趙先生介紹說。近年來,臺子鎮堅持把紅白理事會作為推進移風易俗、深化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通過宣教引導、示范引領、規范整治等多種途徑,引導廣大群眾破除陳規陋習,打出移風易俗“組合拳”,用“小組織”傳播“大文明”,有效推進“文明之花”落地生根。
要讓村民既不丟“面子”,又要遏制奢靡之風,關鍵就在于移風易俗,而紅白理事會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目前,臺子鎮實現了72個村紅白理事會全覆蓋,并將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堅持節儉辦事等寫進紅白理事會章程,為村民辦事辦席制定規范,將“軟任務”變成“硬約束”,讓廣大群眾辦理紅白喜事有章可循,以文明鄉風賦能鄉村振興。
多舉措宣傳 打通文明“源泉活水”
“高價彩禮、厚葬薄養、大操大辦等這些陳規陋習,都是大家的心頭之痛……”近日,多場移風易俗宣講在臺子鎮各村開講。宣講員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吸引了不少村民前來觀看,現場歡聲笑語不斷,氣氛異常熱烈。
為樹立新引領新風尚,臺子鎮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為陣地,依托網格群、微信公眾號、宣傳欄、大喇叭等“線上+線下”“室內+戶外”宣傳方式,采用“接地氣”“說土話”的宣講,讓老百姓演身邊人、說自家事、唱時代歌,教育引導群眾見賢思齊、向上向善。大齊村王奶奶感慨地說:“以前總覺得一些老規矩不能變,現在才明白,與時俱進地改變一些不好的習俗,對我們的生活有這么多好處。”大家紛紛表示,要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帶動身邊的人共同踐行移風易俗。
多領域聯動 激活自治“一池春水”
“大米40個積分,白面29個積分,食鹽2個積分……”在臺子鎮“蘇沙兩長”積分超市兌換現場,從米面糧油到紙巾肥皂,貨架上的各類物品擺放得整整齊齊,所有商品明碼“標價”,群眾憑積分喜得兌換物品,由信用積分辦法驅動的移風易俗正在悄然發生,不僅改變了生活環境,也深刻影響了群眾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
此外,在鄉村自治建設中,為進一步增強干群聯系,更好地傾聽群眾呼聲,提升基層治理效能,臺子鎮充分發揮黨員、村干部、志愿者等在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中的作用,通過基層力量,把“社會需求、群眾愿望、鄉村治理”三級聯動起來,將移風易俗、鄰里和睦、志愿服務等納入村民自治管理模式,有效激活鄉村治理的“一池活水”,共同唱響鄉村治理“合唱曲”。
移風易俗展新貌,文明新風潤民心。“下一步,臺子鎮將繼續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開展移風易俗系列活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移風易俗的新風吹遍大街小巷、潤澤千家萬戶。”臺子鎮黨委宣傳委員、統戰委員韓琦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