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3日訊 9月13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大干2023奮勇爭先向前·亮進度——民生品質越來越實”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濱州市海洋發展漁業局專場。邀請濱州市海洋發展漁業局黨組副書記、三級調研員李國義,濱州市海洋發展漁業局海洋科科長劉愛委,濱州市海洋與漁業監督監察支隊三級主任科員王剛,介紹今年以來,濱州市海洋發展漁業局提升民生品質,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王剛介紹,今年濱州市毛蝦、海蜇專項捕撈漁船工作時間為20天,船均收入18.36萬元,效益非常好。為保障今年專項捕撈的順利實施,助力漁民增收,濱州市海洋發展漁業局超前謀劃部署專項捕撈。從2月份開始,濱州市海洋發展漁業局成立工作專班,啟動專項捕撈申報工作。通過召開專項調研、座談交流、部署會議,征求縣區主管部門、漁業協會、漁民代表意見建議,不斷完善專項捕撈申報材料。3月7日一次性通過省級專家論證,4月21日獲農業農村部批復。委托魯東大學開展了為期20天的海上資源調查,掌握了毛蝦、海蜇分布、數量、可捕量等第一手資料。
疏堵結合,保障專項捕撈順利實施。專項期間,嚴格執行進出港報告、漁獲物統計、限額捕撈、漁獲物定點上岸、生產船觀察員等5項制度,開展伴航式執法檢查,確保海上生產秩序穩定。執法人員在岔尖漁港、沾化漁港駐點管控,對所有申請出海的專捕漁船進行核驗,合格一艘、放行一艘。累計出動執法船艇41艘次、執法人員440人次,航程4700海里。多次赴省對接匯報工作,爭取支持,針對專項期間出現的問題,隨時研究調整,成功突破現有政策規定,允許濱州市毛蝦專捕漁船參加海蜇專項捕撈,部分漁船可在東營市就近上岸,受到漁民群眾的一致歡迎和認可。
標本兼治,守牢海上安全底線。嚴格落實海洋漁船管控四級包保責任,全市808艘漁船“一船一冊”“一人一檔”。整合資金1100萬元,建成智慧海洋漁業監管平臺,建設海上“藍色救護驛站”,更新北斗、插卡式“ AIS”、衛星電話等漁船通導設備1600余套,全面提升漁船本質安全水平。全力做好海洋災害預警,累計發布預報信息154期、大風黃色以上預警信息14期,緊急召回漁船243艘次,無漁業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閃電新聞記者 陳帥 濱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