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城融媒
2023-09-10 09:46:09
濱城融媒訊(記者 韓昌潤 張文瑞 報道)9月9日上午,濱城區慶祝第39個教師節大會召開,區委書記單紀亮出席會議并講話,區委副書記、區長李剛主持會議,區委副書記鄭同忠,區政協主席邊洪芳等區領導參加會議。
會上,與會人員共同觀看了濱城區教體事業發展專題片,鄭同忠宣讀了表揚決定,與會領導依次為獲得區級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先進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工作先進單位代表進行了頒獎,市優秀教師、區優秀班主任、區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新入職教師代表進行了發言,曲婕通報了全區“四名”建設工程實施情況。
單紀亮指出,要深悟“為官之道”,黨建引領全力干。要把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出發點,堅決把好辦學總方向,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要想成為名師,就要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教書育人大業之中,做到勤謹教學、甘為人梯。要想成為名校長,就要多下基層調研、多和家長群眾訪談,多傾聽廣大教師意見,多關注群眾急難愁盼。要嚴格遵守職業道德、法律法規,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樹新風、講正氣。要在教學中,做到兢兢業業、一絲不茍,謹慎細心完美地做好每項工作,力爭不出任何紕漏。要廉潔從教,不接受宴請、不收受家長禮物,不踩紅線、不破底線。
單紀亮要求,要深悟“為學之道”,攻堅克難扎實干。新時代的教師,要有“安貧樂道”的境界和心胸,三尺講臺寫人生,做到安貧處世、心性通明。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須要立大志,不甘平庸、奮發進取,爭取成為“行家能手”“專家名師”。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既要教會學生“勤勉”,也要重視自身“充電”,養成時時學習、處處學習、終身學習的勤勉習慣。
單紀亮要求,要深悟“為師之道”,用心用情踏實干。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時時處處為學生當表率,用自身的優秀品行感染學生,讓學生做到親其師、信其道。要把黨和國家最新教育理念、教育政策與要求,傳達給每一名受教育者,樹立他們報國大志,把最新的知識與技能,傳授給每一名受教育者,增強他們的強國本領。新時代的教師,要培養學生堅強獨立的人格,不人云亦云,涵養頑強不屈的氣節,不為外界的壓力和誘惑所屈服,弘揚光明磊落的精神,不自私不自利。
單紀亮強調,要深悟“為人之道”,示范引領加油干。要通過各種方式向學生介紹和傳承孝文化,讓學生了解和認同中華傳統文化,引導學生尊重長輩、學會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社會,培養學生的積極心態和健康人格。要扛牢“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獻身祖國教育,賦能民族未來。要把新任教師培訓作為重中之重,和市“三名”培養工程、區“四名”培養工程相結合,構建梯隊銜接、結對發展的專業成長樣態。教育是國之大者、民生大事。要認真學、用心悟、加油干,進一步樹牢“抓教育就是抓發展、謀教育就是謀未來”的強理念,進一步鞏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的大格局,進一步書寫“辦好全國一流教育、人民滿意教育”的新答卷。
李剛主持會議并強調,要提升站位抓落實、強責任。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要傳承發揚濱城崇文尚學、重教興學的光榮傳統,以爭創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為抓手,主動擔當作為,勠力履職盡責,切實把教育強區的各項職責任務落到實處,把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美好期盼變為生動現實,努力為更高水平富強濱州中心城區建設提供堅強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要開拓創新抓改革、鑄品牌。要科學規劃教育投入使用方向,逐步由基礎設施投入轉向教師待遇改善、名師培養獎勵、特色教學資助等領域,持續加強“四名”建設工程,放大“四名”人選示范引領作用,讓一流名校、一流名師、名班主任和優秀教研團隊不斷涌現,讓濱城教育品牌更加閃亮、更有品質。要立德樹人抓隊伍、提質量。要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把培養“四有”教師作為“學有優教”的核心關鍵,不斷改善教師教學環境,工作上多支持、生活上多關心、精神上多鼓勵,讓教師成為最受尊重的職業,讓尊師重教在濱城大地蔚然成風,為現代化教育強區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濱城區第四中學校長崔洪霞說,“學校是個大課堂,時時處處是課程,點點滴滴是教育,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每顆種子都發芽,每株蓓蕾都綻放,每個老師都是一束光,逐光而行照亮學生的人生,照亮社會的未來,深耕教壇,強區有我,是我們的擔當。”
濱城區第三中學黨建辦主任袁清華說,“新時代、新征程、新使命,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們應該牢記育人使命,不忘教育初心,我們應該堅定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
濱城區新怡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李建忠說,“下一步,我將和我的同事們繼續努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濱城教育增光添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