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深夜男女无套内射,日本特黄特色AAA大片免费

全部

濱州:“工業大市”成為現實 “工業強市”全面起勢

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作者:

2020-12-23 09:28:12

“工業大市”成為現實  “工業強市”全面起勢

“十三五”期間,濱州工業經濟新舊動能轉換取得顯著成就,工業經濟規模效益邁上新臺階,今年1-10月工業營業收入總量和人均均進入全省第一方陣;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取得新突破,今年1-11月工業投資和工業技改投資增速均列全省第一位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為全景式展現濱州“十三五”成就,全面系統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濱州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生動實踐,全面系統反映我市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路舉措和進展成績,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

12月22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第一場新聞發布會,邀請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同志介紹我市在“十三五”期間工業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發展總體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十三五”期間,全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省、市重點工作任務部署,堅定不移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堅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堅決培育壯大新動能,全市工業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質量效益進一步提高,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工業經濟總體保持穩中有進態勢、實現了健康有序發展,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規劃的主要目標任務,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為推動富強濱州建設“全面起勢、加速成勢”提供了有力支撐。

最是五載淬煉苦,奮進終成涅槃飛。經過五年的不懈努力,工業經濟新舊動能轉換取得顯著成就,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工業經濟規模效益邁上新臺階,今年1-10月工業營收總量和人均均進入全省第一方陣;另一方面,我市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取得新突破,今年1-11月工業投資和工業技改投資增速均列全省第一位,“工業強市”全面起勢。

工業經濟規模效益邁上新臺階,成為全省工業大市

五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我市不斷加快淘汰落后動能、改造舊動能、發展新動能,工業經濟規模效益不斷提升,基礎不斷夯實,成為全省工業大市。

規模總量持續突破,五年來,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總量在全省位次逐年提升,“十三五”之初列全省第9位,2016年列全省第8位,2019年達到了第5位,今年1-10月份突破6000億元,總量排在青島、濰坊、煙臺之后,列全省第4位,比2015年和“十三五”之初(列全省第9位)前進了5個位次,人均列全省第2位,總量和人均均進入全省第一方陣,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經濟效益大幅提升,今年1-10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91.9億元,增長27.7%,增速列全省第4位,在全省位次大幅前移,比2015年(列全省第13位)前進了6個位次。

龍頭企業勢頭強勁,目前,全市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1210戶,有世界500強1家,中國企業500強4家,中國民營企業500強7家,中國制造業民企500強9家,山東民營企業100強9家,山東百強企業9家,山東工業百強10家。

中小企業梯次培育體系不斷完善,“十三五”期間,共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4家,省級準獨角獸企業1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1家、瞪羚企業21家、隱形冠軍企業16家,市級準獨角獸培育企業5家、瞪羚企業26家、隱形冠軍企業3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家,為下步工業經濟創新發展、做大做強奠定了堅實基礎。

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取得新突破,“工業強市”全面起勢

五年來,全市上下不斷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實現了內涵式發展,取得了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巨大突破。

今年1-11月份,我市工業投資增速23.1%,比全省平均水平(3%)高20.1個百分點,列全省第一位;工業技改投資增速57.2%,比全省平均水平(12.6%)高44.6個百分點,列全省第一位,首次實現了工業投資和工業技改投資增速“雙第一”,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呈現“加速度”,“雙型”城市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五年來,我市初步改變了工業大而不強、發展層次偏低的結構面貌,世界高端鋁業基地、世界高端化工產業基地、世界紡織服裝家紡產業基地三大世界級產業基地建設初見成效。高端鋁產業集群列為“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山東省重點支柱產業集群”,鄒平高端鋁材產業基地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我市以體制機制創新推動鋁產業高質量發展入選2019年度中國改革十大案例,中高端鋁制品占比達到50.1%。高端化工產業集群現有7個省級化工園區和9個重點監控點獲省認定,總數分別列全省第3位、第4位,為我市化工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強的要素支撐。高效生態紡織產業集群先后被授予“共建世界級家用紡織品產業集群先行區”“全國紡織產業基地市”“全國超千億產值紡織產業集群地區”等稱號。

新興產業不斷壯大。五年來,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崛起。全市有省級電子信息產業園1處,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23家,涌現出一批如長威電子、金鑫電子等電子制造企業,華拓網絡、遠洋科技等軟件類企業。全市規模以上裝備企業100余家,已成為涵蓋輕量化汽車及零部件、風電及高端能源、智能制造、軌道交通、通用航空、石油及海洋工程等多個門類的綜合裝備制造行業。現有規模以上涉新材料企業120余家,已逐步形成了以高端鋁及鋁合金制品、化工新材料等七大領域為代表的新材料產業體系。

創新能力持續提升。五年來,累計有442家企業獲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評價,1117個項目列入省技術創新項目計劃。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230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突破40%,比2015年提升14個百分點。8家企業入選山東百年品牌重點培育企業。全市企業技術中心達到247家,其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6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00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41家。目前,全市共擁有1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1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12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56家省級“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56家市級工業設計中心。

工業經濟發展呈現“信息化、智能化、集群化、綠色化”特點

除了上述兩大成就外,五年來,全市工業經濟發展還呈現出“信息化、智能化、集群化、綠色化”特點。

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十三五”期間,共有16家企業納入工信部運行監測平臺,29家企業列入省培育庫。累計培育23家兩化融合貫標試點,其中國家級試點7家、省級試點16家,全市上云企業達到969家。我市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5G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全市4G信號實現全覆蓋,5G建設全面加速,已啟動建設5G基站2269個,運營商已開通2137個,實現市主城區和重點應用區域5G信號連續覆蓋。

智能化建設持續提速。“十三五”期間,我市針對產品、裝備、生產線、車間、工廠、園區,加快實施智能化改造提升,累計培育國家級重點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試點示范項目2個;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試點示范項目6個、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能試點示范項目16個、企業上云標桿4個;市級信息化應用場景標桿項目和產業互聯網平臺各培育11個。

產業集群化發展持續加快。“十三五”期間,科學引導中小企業集聚集約發展,發展壯大一批優勢產業集群,全市規劃發展33個園區,其中特色產業園區23個,培育出了博興廚具、惠民繩網等11個發展勢頭良好、特色鮮明、公共服務配套完善、市場競爭力強的特色產業集群。如“中國廚都”興福鎮,商用廚具產業集群市場份額占國內40%、省內90%;“中國金屬板材之鄉”博興縣金屬板材產業集群,年銷售收入達500億元以上;惠民化纖繩網生產及加工戶達7000余戶,占國內市場份額80%、省內90%。

綠色化發展取得新進步。“十三五”期間,綠色制造體系初步建立,工業綠色發展整體水平顯著提升。全市涌現出魏橋創業、京博石化、華紡股份、香馳控股等一大批綠色循環發展標桿企業,高端鋁、高端化工、紡織家紡服裝等主要行業單位產品能耗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魏橋創業3次入選全國電解鋁行業能效領跑者,濱化股份連續4次入選燒堿行業能效領跑者;香馳健源等18家企業入選綠色制造企業名單;魯北企業集團被評為全國首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和全國首批生態工業示范園區。

“十三五”即將圓滿收官,“十四五”已經拉開帷幕。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全市將深化“六問八策”,落實“七富七強”,以產教融合型、實業創新型“雙型”城市建設為總抓手,繼續高舉“工業興市、工業強市”旗幟,加快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加快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強力推進工業經濟新舊動能轉換,努力開創“制造業強市”新局面,全面助力富強濱州建設。

[責任編輯:楊凡、卜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黃河三角洲高端化工生物職業教育聯盟成立

12月21日,黃河三角洲高端化工生物職業教育聯盟成立大會及第一次理事會在濱州職業學院舉行。共有二十余家企業單位代表和兄弟院校單位代表參...[詳細]
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0-12-22

濱州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12月21日,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聽取全市思想政治課建設情況、濱州市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完成情況匯...[詳細]
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0-12-21

數說2020年濱州農業農村重點工作

今年以來,濱州市堅持改革創新精神,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突出做好農業農村重點工作,大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市農業綜合實...[詳細]
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0-12-21

佘春明調研重點工程建設情況

[詳細]
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0-12-21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