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0-06-09 09:27:06
市之強,強在文化自信
濱州日報評論員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有堅定的文化自信作為精神支撐”。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需要文化自信,一座城市同樣需要文化自信。
一座城市就是一種夢想,一座城市就是一種精神。文化自信是城市發展的動力之源、方向之舵、品位之衡,市強民富離不開文化自信。要破除“爬坡過坎”畏難發愁、“改革攻堅”無勇乏力、“走在前列”自嘆不如等現象,尤需提升文化自信。
濱州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孕育誕生出著名軍事家孫子及《孫子兵法》,這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造就的世界級文化品牌,滋養了濱州人包容并蓄、重義守信的寬闊胸懷和敢為人先、不羈牽絆的開放精神;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百川入海”和“大河奔流”的包容精神、進取力量,激勵著人民在濱州大地上演繹出數不盡的發展奇跡;“家國天下”,是渤海革命老區人民的優良傳統,也成為當代濱州性格,尤其刻入了濱州企業家的基因圖譜。
過去的一年,我們分秒必爭、奮起直追,在2019年度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中,較上年提升了4個位次,成功實現“保三爭二”的預期目標。今年一季度,濱州GDP增幅列全省第五位,多項主要經濟指標進入全省前六位。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濱州先后派出5批76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他們臨危受命、義無反顧,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跟死神搶人,給長江帶去了黃河的問候,給“英雄城市”帶去了“渤海老區”的敬意。在文化方面,2019年,京劇《游百川》榮獲第十六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沾化漁鼓小戲《老邪上任》榮獲第十八屆群星獎。
“濱州人行,濱州人能,濱州人成”正成為噴薄而出的濱州自信!看今朝,“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孫子智慧,造就了濱州“智者智城”的優秀文化基因,正扎根厚植到濱州各項事業發展之中,使其成為最具文化自信心、最具精神支撐力、最具城市歸屬感的強大軟實力;“團結、務實、開拓、拼搏”的黃河精神,凝結了濱州人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涵。“勇往直前、百折不撓”的黃河力量,正催生新發展、新體驗、新情感、新動力。文化自信已成為濱州砥礪前行、韌勁十足的文化根脈、特質力量。
文化自信,要做好優秀傳統文化的展示、傳承,并賦予時代精神。“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實現濱州文化的創造型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如大力弘揚孫子文化,要加快推動孫子文化商業運用,形成“孫子文化+旅游+”產業鏈,積極爭創省級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示范區,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文化自信,要實施重大戰略對接攻堅突破,尤其要彰顯黃河流域優勢。推進“幸福黃河工程”,高標準建設黃河風情帶,打造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發展文化博覽、品牌賽事、鄉村旅游產業,組織黃河風情帶文化藝術季、“走近黃河·韻動濱州”主題賽事,加快黃河樓和蒲湖區域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建設,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
文化自信,要堅定創新信心,尤其在科研領域中勇攀科學高峰、敢為人先。全市科技工作者要主動融入濱州高質量發展大局,把論文寫在產品上,研究做到工作上,成果轉化在企業上,在富強濱州建設新征程中實現自身價值。要做好科普育人的“力行者”。扎根基層,提升科普工作的大眾化水平,用科普的力量激發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營造全民創新的良好氛圍。
文化自信,要系統策劃城市形象。把創意為先,運用市場化手段,將濱州獨特的、引人入勝的東西挖掘展示出來、推薦出去,推動城市形象品質、品位整體提升,讓外界真正認識濱州、記住濱州,愿意來濱州投資創業、旅游觀光。
市之強,強在文化自信。源遠流長的孫子文化、穿城而過的母親河,“不屈不撓、艱苦奮斗,顧全大局、無私奉獻”老渤海精神,塑造了濱州,賦予了這座城市活力無限的奮斗精神。堅定文化自信、講好濱州故事,促進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為這座城市培根鑄魂,為這方水土蓄力賦能,文化自信之路將凝聚澎湃的濱州力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