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深夜男女无套内射,日本特黄特色AAA大片免费

全部

資金扶持、租金減免、減免社保...濱州發布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17條措施

來源:齊魯網

作者:

2020-03-08 09:09:03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8日訊 3月7日,濱州市委新冠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關于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支持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的意見,文件指出,個體工商戶對繁榮經濟、擴大就業、方便生活,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為貫徹中央、省、市關于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精神,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已經出臺的支持政策,結合濱州實際,積極幫扶支持個體工商戶有序復工復產、開門營業。

文件共分17條。

1.推動個體工商戶有序復工復產。遵從分區分級分類原則,在全面落實“六個一律”的基礎上,推動個體工商戶有序復工復產。按照《關于有序恢復服務業經營的通告》[第197號]的要求,對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實行“一戶一策”指導,采取“線上登記”形式,向縣(市、區)疫情處置工作指揮部或當地鄉鎮(街道)登記后即可復工復產。當地疫情處置工作指揮部要組織相關人員實施上門對接服務。(各縣市區政府、各市屬開發區管委會按要求落實)

2.加強疫情防控用品保障。聚焦個體工商戶所需,幫助復工復產個體工商戶落實防疫安全措施,積極協助采購口罩、測溫儀、消毒液等必要防護物資,各地要制定適度補貼政策。(各縣市區政府、各市屬開發區管委會按要求落實)

3.積極保障個體工商戶用工。組織相關企業、中介機構采取包車等方式,“點對點”接回健康狀況良好的員工返崗復工,各地可給予一定補貼。指導復工人員申領濱州健康碼或山東省電子健康通行卡,凡符合縣(市、區)復工復產防疫規定的人員不再實施隔離,社區(村居)不得禁止外地返工人員租住。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介紹人員到個體工商戶用工就業,辦理就業登記并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經審核確認,按每人120元的標準給予職業介紹補貼,政策自2020年2月4日起實施,有效期暫定3個月。(各縣市區政府、各市屬開發區管委會按要求落實,市交通運輸局、市衛生健康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督導落實)

4.保障物資運輸。各地要消除道路硬梗阻,打通物流通道,暢通運輸鏈條,不得中斷農村公路,不得擅自設置檢查監測點,不得以無通行證件等理由限行或勸返,保障復工復產“全產業鏈"物資運輸,確保個體工商戶原料進得來、產品出得去。(各縣市區政府、各市屬開發區管委會按要求落實,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督導落實)

5.加大信貸紓困支持力度。各金融機構要按照有關政策規定,對受疫情影響嚴重、到期還款困難以及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個體工商戶靈活調整還款安排,合理延長貸款期限,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通過適當下調貸款利率、減免逾期利息等方式,支持個體工商戶戰勝疫情災害影響,續貸利率原則上不得高于現有利率。積極爭取央行疫情防控專項再貸款資金,金融機構要增加低息貸款,定向支持個體工商戶。(人行濱州市中心支行、濱州銀保監分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落實)

6.強化創業資金扶持。將一次性創業補貼政策范圍擴大到符合條件的個體工商戶,每戶補貼標準2000元,符合條件的大學生每戶補貼標準10000 元。個人借款人合伙創業或組織起來共同創業,可申請最高45萬元創業擔保貸款。(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落實)

7.減免個體工商戶房屋租金。對承租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等其他公有房產的個體工商戶,免收2、3、4月份房租;對經營確有困難的,降低收取5、6月份房租。承租國有企業經營性房產的,免收或減半收取3個月房租;支付困難的,可以延期收取房租。對租用其他經營用房的,鼓勵業主(房東)為租戶減免房租,共克時艱。(各縣市區政府、各市屬開發區管委會按要求落實,市國資委、出租相關房產的市直部門單位按職責分工落實)

8.落實減稅降費政策。自2020年1月1日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對納稅人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生活服務,以及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免征增值稅。自2020年3月1日至5月31日,小規模納稅人(含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增值稅征收率由3%降為1%。對疫情期間主動為個體工商戶減免租金的企業,如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確有困難,可按照有關規定申請減免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市稅務局落實)

9.減免個體工商戶社保費用。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參照中小微企業享受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減免政策。受疫情影響無法按時辦理參保登記、繳費的個體工商戶,在疫情結束后3個月內補辦手續,不影響參保人員權益。(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按職責分工落實)

10.保障個體工商戶電氣供應。對受疫情影響不能足額繳納電、氣費用的個體工商戶,實行“欠費不停供”。商貿流通、餐飲食品、旅游住宿、交通運輸等行業個體工商戶用電、用氣價格,按照市發展改革委《關于轉發<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階段性降低工商業用電價格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的通知》(濱發改價格[2020]57號)和《關于轉發<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階段性降低非居民天然氣價格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的通知》(濱發改價格[2020]67號)文件中相關階段性降低用電、用氣價格的政策執行。(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國網濱州供電公司按職責分工落實,各縣市區政府按要求落實)

11加大對個體工商戶的支付支持力度。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與個體工商戶簽訂業務合同的,要按約定足額支付相關款項,不得形成逾期拖欠,鼓勵預先支付不少于30%的款項。國有大中型企業、行業龍頭企業要在貨款回收,原材料供應、項目發包等方面,加大對產業鏈上個體工商戶的支持,促進產業鏈平穩運行。(市國資委,各相關政府部門按職責分工落實)

12.強化登記許可支持。對個體工商戶設立、變更、注銷登記、備案及相關行政許可“全程網辦”審批,材料齊全合法的,當日辦結,證照免費寄遞。疫情防控期間,各類證照登記事項發生變化不能及時辦理的,延期至疫情解除之后1個月內辦理。對因疫情影響未能按時辦理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換證,導致許可證書過期的,可網上辦理許可證延期。加快建設數字政府,優化“愛山東"APP服務,推動更多個體工商戶登記許可事項網上辦、掌上辦,便民利民。鼓勵互聯網平臺對個體工商戶放寬入駐條件、降低平臺服務費、支持線上經營。(市市場監管局、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會同各許可業務主管部門牽頭,市大數據局配合,各縣市區政府按具體負責)

13.依法對個體經營者豁免登記。對銷售農副產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個人利用自身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的個體經營者,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從事群眾基本生活保障的零售業個體經營者,各地要劃定場所、延長時間,依法予以豁免登記。(各縣市區政府、各市屬開發區管委會按要求落實,市市場監管局負責督導落實)

14.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延長個體工商戶年報時間至2020年底。對因受疫情影響暫時失聯的個體工商戶,暫不標記經營異常狀態。疫情期間,對不涉及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等公共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輕微違法行為,采用行政提示、行政指導、行政告誡

等方式予以規范處置,原則上不立案、不罰款。(各行政執法部門按職責分工落實)

15.暢通訴求意見受理渠道依托“12345”政務熱線和山東政務服務網“山東省委經濟運行應急保障指揮部辦公室政策信息發布和問題訴求反映平臺”,24小時受理個體工商戶在復工復產中的原材料和設備等物資交通運輸、人員返程、疫情防控物資供應等方面訴求,及時將訴求推送相關部門辦理。充分發揮工商聯、協會、商會等社團組織協同作用,幫扶化解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難題。(各縣市區政府、各市屬開發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工商聯及相關協會、商會按職責分工落實)

16.強化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宣傳落實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扶持發展政策,提振信心、勇克困難、科學防控,推動個體工商戶有序復工復產。(各縣市區黨委政府、各市屬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按要求落實,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直各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落實)

17.全面壓實工作責任。個體經營者要切實履行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第一責任人職責。地方政府要切實擔負起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屬地責任,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切實擔負起對服務業、制造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農業、批發零售業、文化業等行業指導和扶持政策落實責任。已出臺的行業復工復產政策,除適用范圍有明確規定外,原則上適用于個體工商戶。各級各部門要加大指導督導工作力度,確保扶持個體工商戶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閃電新聞記者 卜新  濱州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濱州市總工會等三部門單位聯合開展“遵法守法 攜手筑夢”法律服務周活動

近期,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我市企業陸續復工復產。近日,市總工會、市司法局、濱州職業學院聯合開展了“遵法守法 攜手筑夢...[詳細]
濱州網客戶端 2020-03-06

濱州市17個項目入選2020年省重大項目

近日,山東省政府下達2020年省重大項目名單,包括233個省重大建設項目,88個省重大準備項目。我市提報的17個項目被列入其中,項目總投資379...[詳細]
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0-03-05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