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3日訊 清晨的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北海醫院以下簡稱(北海醫院)磁共振室外,趙大爺摩挲著檢查單的一角。“大叔,今天不用摸黑趕路進城,咱這兒就能查,設備跟大醫院一模一樣!”導醫小林笑著遞上一杯溫水。北海醫院檢查結束,趙大爺的影像數據正穿越晨霧,實時傳至88公里外的濱醫附院。北海醫院以濱醫附院全鏈條托管的創新模式,悄然改寫著基層醫療的敘事。
設備同源, 縣域醫院的“省級內核”
磁共振室內,GE 1.5T磁共振設備正發出輕微的嗡鳴聲。醫生輕點鼠標,控制屏幕,設備參數界面躍然眼前——與濱醫附院完全一致。此時,濱醫附院影像科主任醫師張林正在專注診斷北海醫院趙大爺的膝關節檢查影像。這不是簡單的設備平移,而是技術生態的復制,讓兩家醫院的設備如同共用同一雙“眼睛”。
三甲專家常駐 看病就像見“老熟人”
面對因持續頭痛而緊張不安的13歲小患者和焦慮的母親,擁有十年臨床經驗的放射科技師付漢文,以嫻熟技術和暖心細節化解難題:他精準調整磁共振參數,安撫孩子情緒,為小患者(安安)佩戴降噪耳塞,同時用對講機溫柔引導:“安安真棒!再堅持3分鐘。”檢查一氣呵成,圖像清晰精準,15分鐘后,當安安走出檢查室時,母親緊鎖的眉頭終于舒展:“從耳塞到哄孩子的話語,付醫生每個細節都透著多年磨煉出的專業,這樣的檢查讓我們安心!”
“原本都做好請假一天的準備了,沒想到從檢查到拿到報告只用了兩小時!”王女士感慨道。半月前,婆婆王阿姨因腰部疼痛行動不便,家人本打算跨區求醫,卻因路途遙遠而猶豫不決。得知北海醫院由濱醫附院全面托管,不僅配備同款磁共振設備,坐診專家均來自濱醫附院,且離家僅十分鐘車程,子女立即帶老人前來。檢查室內,技師滕文剛一邊精準調控設備參數,一邊用方言向老人解釋:“咱就像拍張超級清晰的腰部照片,您放松不動就行”。掃描數據即時上傳至濱醫附院放射科,兩小時后出具的診斷報告未顯示明顯異常,按專家制定的康復方案調理即可。王阿姨握著報告單連連稱贊:“設備好、醫生親,在家門口享受三甲醫院的服務,真是解決了大難題!”
技術貫通管理暖心, 看病省時更省心
在北海醫院,一場醫患之間的溫暖變革正悄然發生。曾經漫長的等待,如今已被高效與關懷所取代。磁共振應用僅三周就已檢查150人次,先進設備有序就位,患者等待時間大幅縮短,檢查結果快速送達,專業醫生悉心診斷。更重要的是,貼心服務理念貫穿于掛號、診療、康復的每一個細微環節。這背后,是濱醫附院強大資源全面下沉的有力支撐。
現在,北海醫院已然成為當地老百姓家門口的健康衛士,徹底改寫了看病難的歷史。展望未來,隨著醫院服務持續升級優化,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百姓在這里收獲健康與安心,享受到這份家門口的醫療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