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31日訊 3月31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抓改革創新 促高質量發展——亮目標”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濱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專場,邀請濱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李向陽,濱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扈炳剛,圍繞建設雙型法院、打造品質司法等方面有關情況進行介紹,并回答記者提問。
李向陽介紹,過去一年,濱州市中級法院緊緊圍繞市委中心工作,積極融入濱州市委“1+1188”發展格局,守正創新、擔當作為,各項工作實現新發展。政治建設更加扎實有力。向市委報告重大事項24次,開展理論學習面對面4期,舉辦黨性教育課《信仰的力量》。承辦全省法院黨建現場會,“紅色503”黨建品牌獲評全省黨建業務融合一等獎,王炳申被追授全國模范法官,干警連續兩年入選“感動濱州·年度人物”。最高法院重大課題結項并獲評優秀,全省唯一,案例庫入選23篇,全省第二。服務大局更加擔當善為。制定服務“三大戰役”12條措施,聯合19家單位成立知識產權司法協同中心。助力“濱企創世界”,調研涉外企業30余家,探索公益強清,96家企業平穩退出,回訪重整企業121家,“鳳棲梧”破產經驗被全國營商辦發文推廣。司法為民更加傾力傾心。出臺全省首個刑事涉案財物處置辦法,聯合10部門構建“法院主推、部門協同、社會基金參與”的未成年人司法救助體系,入選全省少審典型經驗。建立“訴服e站”40家,3家法庭入選全省“楓橋式人民法庭”。妥善化解津濰高鐵等重點工程征地糾紛,行政和解率41%,位于全省前列。公正司法更加質效雙優。建立全流程質量監管體系,入選全國法院8個司法改革案例之一,案件質量業績評價入選全省法院首批考核典型事例。一審服判息訴率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10項質量指標全部達到合理區間。集中執行389次,和解及到位金額41億元,執行“3+1”核心指標繼續保持全省前列。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是縱深推進品質司法建設的關鍵之年。新的一年,濱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將圍繞濱州市委“113388”工作體系,堅持“建設雙型法院、打造品質司法”總體思路,忠誠公信、實干履職,為不斷開創品質濱州建設新局面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服務中心大局,法智護航“三大戰役”
司法護航招商引資。樹立“破產是新一輪招商引資”理念,健全府院聯動路徑,推進執破融合改革,深化“鳳棲梧”品牌內涵,回訪重整企業不少于20家,推動破產審判優化提升。深入推進公益強制清算,暢通市場主體高效便捷退出路徑,釋放各類資源要素,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探索環境資源審判與破產審判銜接機制建設,將綠色原則貫穿司法挽救全過程,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司法護航項目建設。妥善審理建工合同糾紛,及時總結矛盾多發風險點,在法律框架內尋求最優解。提高建設工程案件專業化審判能力,完善建工類案件違法線索移送制度,助力重點項目順利建設。建立規范化住建糾紛訴調對接機制,開展商品房群體性糾紛專項治理,全力護航“保交房”。對項目建設衍生的群體性行政糾紛,積極探索“示范性判決+和解”模式,先行判決形成示范,推動類案實質化解,努力實現“審理一件、化解一片”的效果。
司法護航工業經濟。開展買賣合同案件質量提升活動,妥善審理生產、分配、流通、消費領域糾紛,統一案件裁判標準,為提振消費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充分利用知識產權司法協同中心,開展知識產權批量訴訟治理,以專業化審判加大創新成果保護力度,化解知產糾紛不少于800件。準確適用懲罰性賠償等制度,依法懲處嚴重侵害知識產權、食藥品安全行為,切實維護正常交易與公平競爭。
強化司法擔當,精準實施“三大行動”
積極參與提升市場主體活力行動。樹牢“讓企業和企業家舒服”的理念,開辟訴訟綠色通道,實行優先立案、優先審理、優先執行,不斷擦亮“濱周到、訴辦好”服務品牌。積極參與法智護航工作,常態化送法進商會、進企業,對接走訪企業不少于50家。繼續開展“企業法律大講堂”活動,開展涉企法律培訓5次以上,提升涉外審判工作效能,為企業“出?!弊龊梅煞罩?,助力“濱企創世界”。
深入開展提升干部內生動力行動。深化“兩張清單”運用,建立重點工作“實干清單”,完善重大決策部署督辦機制,確保重點事項高效落實。加強隊伍建設,舉辦精品案例講評會,開展理論學習面對面論壇不少于3次,每季度開展“三必訓三必講”培訓,加強高端審判人才培養,努力培養學術型、專家型法官。不斷強化作風建設,嚴格落實“三個規定”,按時填報率100%,審務督察10次以上,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新時代法院隊伍。
扎實推動提升風險防范能力行動。依法懲治各類犯罪,完善大要案審理機制,持續開展掩隱犯罪類案研究,助力“平安品質”更穩。防范化解經濟金融風險,優化金融糾紛治理模式,做實金融專業化審判,金融案件結案率95%以上。防范化解涉訴信訪風險,做實信訪工作法治化要求,積極開展社會穩定風險隱患專項整治行動,“有信必復”率不低于90%,信訪化解率80%以上。
做實實質解紛,統籌推進“三項重點”
重點推進司法為民。以“實質解紛年”為依托,堅持“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辦”,以“如我在訴”理念妥善審理涉民生案件,結案率90%以上,實現“三個效果”有機統一。嚴格貫徹落實立案登記制,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建設,優化線上立案效能,依法保障當事人訴權。抓實訴訟服務,提升12368熱線服務效能,不斷延伸訴訟服務觸角。做實多元共治,融入黨委領導的社會治理體系,全力支持綜治中心發揮矛盾預防化解功能,為綜治中心人員提供指導調解等服務。深化“法院+N”工作體系,持續推進涉案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工作,救助未成年人不少于20人。
重點推進審判改革。深入打造刑事涉案財物處置濱州模式,總結前期實施的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改革經驗,積極探索擴大適用范圍,準確把握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完善輕罪治理體系建設。實質化解行政爭議,加強與行政部門府院聯動,提升征地拆遷工作法治化水平,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100%,和解率30%以上。推進執行規范化建設,深化交叉執行改革,開展集中執行行動300次以上,不斷擴大執行聯動大格局。
重點抓實審判管理。全面準確落實司法責任制,強化院庭長監管,完善以閱核制為核心的全流程監管體系。健全立審執協調銜接機制,深化獨立保函擔保機制運用,促進立案、審判、執行工作有效銜接和高效運行。完善審判數據會商機制,類案專項調度不少于10次,持續提升審判質效,確保質量管理指標全部達到合理區間,更多指標走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