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5日訊 春寒料峭時節,鄒平市青陽鎮的田野里卻早已涌動起蓬勃生機。隨著春耕的全面展開,青陽鎮正以生姜、果蔬等特色產業為引擎,書寫著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在青陽鎮的鐘家村生姜種植基地,一片忙碌景象映入眼簾。農戶們正忙著晾曬姜種,并將其放入恒溫庫中催芽。
濱州市委組織部派駐青陽鎮鐘家村第一書記趙坤告訴記者“‘雨水’節氣過后,我們抓住天氣回暖關鍵時期,第一次借助生姜儲存恒溫庫進行催芽。這次催芽30萬斤姜芽,能夠滿足周邊300畝種植需求,同時我們的姜芽銷往河南、德州等地,為生姜種植提前做好準備?!?/p>
相比于其它催芽設施,恒溫庫對于催芽溫度、濕度、通風的管理更為方便、精準,可以大大提高催芽質量。據了解,這座恒溫庫的建成不但可以實現錯峰銷售,還為生姜育芽提供了絕佳場所,實現了生產向經營,單一種植向帶動周邊,商品姜種植向育種三大轉變,通過轉變轉型促進生姜產業高質量發展,大幅提高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
走進青陽鎮化莊村水果蔬菜溫室大棚,春天的氣息便撲面而來。西瓜、甜瓜等水果長勢喜人,新長出的西瓜與甜瓜在翠綠的藤蔓間若隱若現,宛如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綠寶石,讓人垂涎欲滴。
化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徐化武介紹“以黨建為引領,為了增加農民收入,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去年在濱州市投資中心第一書記的幫扶下,經過前期謀劃,籌劃資金,投資36萬元建設了這兩個大棚。為集體經濟增收5萬余元?!?/p>
如今,青陽鎮正以“政府主導、企業參與、村民聯動”的模式,立足“一村一品”發展格局,通過政策扶持、技術指導和資金整合,推動生姜、果蔬、草莓等特色產業齊頭并進,打造農業全產業鏈,讓土地生“金”,農民致富。
閃電新聞記者 王飛飛 鄒平臺 柯欣承 趙守達 濱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