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6日訊 3月26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抓改革創新 促高質量發展——亮目標”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市醫保局專場,邀請濱州市醫保局局長孫兆泉,濱州市醫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敬志強,濱州市醫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燕,濱州市醫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梁健,圍繞醫保基金、長護事業、醫保治理等方面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孫兆泉介紹,2025年濱州市醫保局將緊緊圍繞全市“113388”工作體系,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組織開展“體系建設年行動”,全面完成“十四五”規劃確定的各項重點任務,著力構建“1+3+6”醫保事業發展格局,堅決守好一條底線,聚焦四個發展方向,全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守好醫保基金安全穩定底線。一方面,強化數據醫保建設。發揮“全市醫保智能決策系統”作用,推進醫保管理電子化,推進全業務全流程應用,深化大數據、區塊鏈在宏觀決策中的應用,提高基金管理和分析的效率。另一方面,強化監管處罰。加快構建醫保基金使用常態化監管體系,完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發揮社會力量在醫保基金監管中的作用。重點加強對民營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處罰,嚴防“跑冒滴漏”。完善多部門聯合監管機制,推動醫保、衛健、審計、財政等部門的信息共享與協同監管。深入推進打擊欺詐騙保等專項整治活動,堅決守好群眾“救命錢”。
聚焦“全國一流”目標,打造長護事業國家示范點。在職工和居民長護險全覆蓋基礎上,將重點建設“濱州市銀發經濟產業園”,通過“政策+管理+招商+產業”模式,強化長護險全流程監管,集成待遇評定、長護服務、器具租賃、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產業展示、招商引資等功能,形成全市長護事業發展的總部樞紐,帶動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力爭在全國打造長護險“濱州樣板”。另外,近期將推動長護險康復器具租賃目錄的升級,進一步擴大租賃范圍,爭取惠及更多的失能失智患者。
聚焦“大醫保”定位,推動民生實事落實落細。2025年謀劃了5項民生實事,主要推動醫保資源向三個領域傾斜。向基層機構傾斜。在符合條件的公辦基層醫療機構開展“中醫日間病房”醫保支付試點,各縣(市、區)不少于1家。在全市選擇100家診療能力強、周邊職工相對集中的一體化管理村衛生室,開通職工醫保個人賬戶支付。向網上辦事傾斜。“雙通道”藥品定點零售藥店全面推行醫保電子處方流轉,保障參保人就醫購藥。優化慢特病病種認定流程,推動惡性腫瘤放化療、器官移植抗排異治療等病種認定免申即享,實現本地出院零跑腿辦結。試點開展醫保結算“一碼付”,探索互聯網醫院和互聯網購藥銜接。向常辦事項傾斜。推進事項下沉,優化完善醫保碼、移動支付等便捷就醫服務。繼續探索“即時結算”試點,爭取3月底前實現醫保基金即時結算的全覆蓋。
聚焦“數智建設”方向,推動醫保全流程治理。推進全民參保,確保覆蓋面穩定在95%以上。落實基本醫保參保長效機制,緊盯應保未保、需保未保人群,發揮部門聯動協調機制,提前督促地方財政補助盡快落實,實現全民參保。提升待遇水平,確保多層保障落實到位。穩步推進基本醫保省級統籌,推動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改革平穩運行,持續完善大病保險待遇享受機制,為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加強商業補充,確保“濱州醫惠保”參保人數保持60萬以上。加強對“濱州醫惠保”的綜合評估,不斷推動定制型商業保險健康可持續發展,形成對基本醫保的有效銜接和有益補充。
聚焦“改革協同”格局,撬動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進一步發揮DIP支付方式改革作用。繼續深化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拓寬DIP基層病種范圍,引導分級診療,保障中醫優勢病種發展。強化藥品耗材供給側改革。常態化跟進國家、省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結果,擴大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范圍,開展外周血管支架集采,確保藥品達到800種以上、醫用耗材達到30類以上。集采支持中藥發展,推進100種中藥降價40%。重點加強村衛生室集采藥品配備,爭取集采村衛生室達到1000家,配備集采藥品達到35種。加強中選藥品和醫療器械質量監管,強化全流程管理。加強醫保數據定向發布。根據國家和省的要求,及時將醫保數據向醫療機構、定點藥店進行公布,確保最大限度撬動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
濱州市醫保局將保持干勁,提速提效,緊緊圍繞全市發展方向,聚焦“心安醫保”建設,保障好群眾看病就醫,為“品質濱州”貢獻醫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