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4日訊 3月14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抓改革創新 促高質量發展——亮目標”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濱州市城鄉水務局專場。邀請濱州市城鄉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潘清軍,濱州市城鄉水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棟,濱州市城鄉水務發展服務中心黨總支書記、主任王偉華,圍繞2025年城鄉水務重點工作及城市供水、水環境治理、農田灌溉供水等方面有關情況進行介紹,并回答記者提問。
王偉華介紹,城市供水是重要的民生工程,關系到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近年來,濱州市城鄉水務局聚焦群眾所盼所需,一手抓工程改造,一手抓機制建設,系統提升城市供水保障服務水平,著力構建從“水源頭到水龍頭”全鏈條高品質供水體系。
一方面,機制先行,構建閉環管理體系。建立“1+N”系統化制度框架,出臺《濱州市城鎮居民二次供水管理規定》,制定《二次供水設施技術導則》《設施改造移交管理辦法》等多項實施細則,規范供水設施改造移交程序,構建起“設計審查-質量監督-驗收移交-運維管理”全周期閉環管理工作機制,為推進居民小區供水設施改造移交,實現供水企業“直管到戶”提供制度保障。
另一方面,系統謀劃,鍛造品質供水鏈條。抓水源保障。積極推進現代化水庫矩陣建設,構建“天空地水人”立體巡檢模式,完善水質自動監測設施,形成多層次、多維度的大壩安全運行防護和水源地水質監測體系。抓水質提升。全市12家城市供水企業在強化常規處理的基礎上,全部增加超濾膜或臭氧-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出廠水有機污染物去除率提高15-20個百分點,實現了從“合格水”到“優質水”的轉變。抓管網改造。會同住建、自然資源等部門開展“拉網式”排查,厘清各小區供水管網布局、二供設備運行情況,制定改造臺賬。2023年,在市本級、鄒平市、博興縣率先啟動試點工作,改造小區62個;2024年,改造小區190個,更新改造市政供水管網112.6公里,累計投資2.9億元。通過工程建設,有效解決了因管網老化引起的水質、水壓不穩定問題,供水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四是抓數字賦能。積極推進城鄉供水監管平臺建設,通過數字孿生管網GIS系統,快速定位漏損點,供水服務隊伍及時修復,提高供水應急保障能力。企業直管用戶可以足不出戶,在“指尖”辦理用水報裝、報修、查詢、投訴、繳費等各項業務,切實改善了用水體驗。
下一步,按照濱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濱州市將全面啟動城市供水水質提升三年行動。目前,市縣兩級均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確了分年度目標任務,到2027年,全市將完成1244個城市居民小區供水設施改造,更新改造市政供水管網383公里,實現供水公司直管到戶,服務到戶。
拓寬資金渠道。抓住超長期國債、政府專項債等資金支持地下管網建設的政策機遇,會同發改、財政、住建等部門,精心謀劃項目,做好項目資金爭取。積極引導各縣市區、開發區加強與銀行金融部門對接,豐富資金籌措渠道。
嚴把標準質量。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做好入戶調查、民意采集和宣傳引導各項工作,按照先急后緩的原則,科學優化改造計劃。同時,加強工程設計、施工、驗收、運維各環節監管,提高工作標準,保障工程質量。
提升服務水平。加快市縣監管平臺互聯互通,構建“一屏知動態、一網管全域”的高效智慧管理模式。監督指導供水企業加強隊伍建設,發揮專業技術優勢、持續提升供水服務質量和水平,讓市民喝上放心水、滿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