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4日訊 3月2日,一場罕見的暴雪突襲濱州,暴雪紅色預警信號、市區36.8毫米的降雪量,這一個個關鍵詞都是“考卷”上的重點,讓這座城市迎來了開春后的一場“大考”——一場檢驗城市治理能力和城市韌性的“壓力測試”。為及時消除冰雪隱患,保障群眾出行安全,濱州市各相關部門按照責任分工以雪為令,全力以赴,打響除雪保暢主動仗,截至當日晚6時,在全社會積極參與下,市城區主次道路全部暢通。
韌性城市,意味著城市在遭遇極端天氣、自然災害等時,能夠有效防御風險、快速恢復運轉,并能總結經驗教訓提高防災能力。這也是濱州近年來積極探索實踐的城市發展新趨勢。在這場“大考”中,我市較為從容地面對暴雪帶來的積雪結冰壓力,市城區主次道路在降雪當天傍晚全部暢通,展現了城市的良好韌性,交出了讓群眾滿意的“成績單”。
針對暴雪“未雪綢繆”,彰顯韌性城市的治理智慧。針對這次暴雪天氣,濱州各相關部門密切關注天氣狀況,早謀劃、早部署、早落實。市氣象部門及時發布預警信號,提醒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落實防雪災和防凍害措施;交通、鐵路、電力、通信等部門加強道路、鐵路、線路巡查維護,做好道路清掃和積雪融化工作。市城管局3月1日啟動應急預案,全員進入備戰狀態,提前儲備充足的融雪劑、人工鐵雪鏟、手推式雪鏟、鐵锨等除雪物資,隨時應對極端天氣。預防是更有效、更經濟、更安全的城市治理策略,將事后被動應對轉換為事前主動防御,增強了應對暴雪時“防”的意識、夯實“防”的基礎、細化“防”的措施,有助于提升城市抗風險能力,更好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
應對暴雪“全民掃雪”,解密韌性城市的治理密碼。建設韌性城市,一方面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硬支撐”,另一方面也要積淀組織、調度、動員等“軟實力”,雙管齊下提升城市防災減災救災能力,讓城市發展更具韌性、更可持續。應對暴雪時,濱州市各部門根據職責分工啟動應急預案,各類物資及機械設備等調配到位,有序開展清雪除冰工作。其中,各級城管部門采用“人機結合、機械為主、人工為輔”作業方式,全市環衛部門共出動清雪人員1.37萬余人次,撒布融雪劑830噸,出動除雪鏟268臺、滾雪刷138臺、其他小型清雪設備386臺,高效進行清雪除冰。同時,全社會積極參與清雪除冰行動,各物業企業、社區志愿者以及各部門單位黨員干部職工都行動起來,或在小區內清掃積雪,或到責任路段除雪除冰,開展了一場清雪除冰、守望相助的全民行動。
人民是城市的主體,是城市發展的親歷者、參與者。從“未雪籌謀”到“全民掃雪”,濱州上下以雪為令筑屏障、聞雪而動保安全,生動詮釋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以及“在濱州、知濱州、愛濱州、建濱州”的責任擔當和主人翁意識。在此次清雪除冰行動中,各類清雪設備保障有力循環作業,環衛工人輔助作業堅守一線,黨員干部和志愿者積極主動參與。于此,我們得以窺見城市治理最溫暖的底色。這場突如其來的“大考”,讓我們看到了韌性城市建設的成色。我們也欣喜地看到,我們的城市在逆變環境中具備相當的承受、適應和快速恢復能力,經此一役城市韌性得以進一步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