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0日訊 9月20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喜迎二十大——全市深化營商環境改革擦亮‘濱周到’品牌”系列新聞發布會——市場監管、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領域專場。邀請濱州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勞建剛,濱州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二級調研員高曙光,濱州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四級調研員王向農,介紹本領域的工作舉措、進展成效,并回答記者提問。
勞建剛介紹,今年以來,濱州市市場監管局立足部門職責,樹牢“監管是本職、服務是本分”理念,深化市場監管領域營商環境改革,不斷加強和創新監管手段,持續強化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力度,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創造力,全力擦亮“濱周到”服務品牌。
深化市場監管領域營商環境改革方面,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高質量開展。今年以來,濱州市市場監管局大力推動市場監管領域“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常態化、全覆蓋,切實解決多頭監管,規范執法行為,提高監管效能,減輕企業負擔。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明確重點行業領域信用評價分類標準,濱州市消防、生態環境、醫療、工程建設領域已經有國家、省信用評價標準,各部門將嚴格執行標準開展信用分級監管。推進"互聯網+監管"系統建設與運用。積極牽頭做好優化監管事項目錄清單工作,及時將雙隨機抽查結果共享至“互聯網+監管”系統,督促各級各部門做好監管動態信息及監管曝光臺信息發布等工作。截至目前,濱州市市直部門監管事項目錄清單實際認領數為1101項,監管行為數據覆蓋率為82.53%,排名全省第6位;各縣(市、區)監管事項目錄清單實際認領總數為8316項,覆蓋率為99.98%,排名全省第2位。在監管事項錄入及時方面,市級及時率為100%,縣區及時率為100%,位列全省第1位。
濱州市知識產權發展與保護工作方面,強化知識產權政策體系建設。濱州市先后出臺了《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意見》《濱州市專利獎勵辦法》《濱州市“十四五”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發展規劃》《濱州市知識產權資金資助實施細則》等一系列知識產權政策性文件,有力激發了全社會創造積極性。近兩年新增地理標志證明商標8件、馳名商標1件。截至目前,全市有效發明專利達3668件,萬人擁有發明專利9.34件、高價值發明932件,居全省第8位;有效注冊商標達59608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40件、馳名商標25件、地理標志產品3件。推進知識產權服務體系建設。今年3月1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業務濱州受理窗口正式獲批設立,這是繼國家知識產權局濟南代辦處濱州工作站后,落戶濱州市的第2個國家號知識產權服務平臺和窗口。實現了專利、商標業務本地化辦理,濱州市各類市場主體足不出市、在家門口就能辦理各類商標和專利業務。提升知識產權運用效益轉化。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體系,累計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50余個。加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扶持力度,落實2021年度省市兩級知識產權質押貼息項目19個,貼息306萬元。促進銀企間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合作,搭建銀企對接平臺,市場監管部門與齊魯銀行、招商銀行等3家金融機構達成合作協議,開展“入園惠企”活動。截至8月底,全市落實知識產權質押融129筆、完成融資30.4億元,均創歷史新高。截至目前,累計簽約知識產權保險53單,投保企業25家,投保額8477萬元,保費238萬元,預計申請補貼135萬元,極大降低了企業知識產權維權成本,提高了企業加強自身知識產權保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下一步,濱州市場監管部門將立足職能,加大在市場準入、質量標準、品牌培育、市場監管、知識產權等領域的服務力度,進一步深化“在知愛建”主題活動成果,不斷提升企業和群眾對市場監管領域營商環境的知曉度、參與度、滿意度,賦能更高水平富強濱州建設。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