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1-01-11 19:02:01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 2020年,濱州市以創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市為目標,進一步提升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479.22萬千瓦,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0.24%。2020年12月24日,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公布全國第五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市、區)名單的通知》,我市榜上有名。
十三五以來,市委、市政府將創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市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自2016年制定示范創建初步計劃至2019年底,我市先后三批7個縣(市、區)成功創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完全具備了創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市條件。2019年11月12日,市政府召開第51次常務會議,專題研究創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市工作。
我市以突出農機農藝深度融合發展為抓手,統籌整合涉農資金,安排專項資金用于示范基地建設,在示范基地內開展機械化、輕簡化、集成化、標準化、規模化生產試驗示范,進一步提高農機智能化、信息化應用水平,農機農藝一體化生產模式不斷完善,推動主要農作物農機化不斷提檔升級,其他產業農機化發展水平不斷提高。2020年,全市圍繞糧食、棉花、蔬菜、特色作物、畜牧、水產、果業、農產品初加工8個方面,建立了10個農機農藝融合示范基地,同時成立8個農機農藝融合技術指導組,強化技術指導,初步形成標準化作業農藝技術和操作規范。
在創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市過程中,我市充分發揮農機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在農機化發展中的重要平臺和主力軍作用,把相關農機購置補貼、土地深松和農業項目等政策資金向合作社傾斜,支持其探索推進糧食生產“全托管”“機農合一”“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等服務模式,通過線上線下、農機農藝融合服務農戶,實現了農業生產節本增效、農戶省時增收。目前,全市各縣(市、區)均組建了一個重點農機合作社聯合社,作業能力覆蓋本縣(市、區)農機作業面積的50%以上,承擔本縣(市、區)20%以上的小農戶作業需求;全市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各類組織數量達到5297個,全市耕、種、收等重點環節社會化服務比例達到80%以上,為2021年創建全省“兩全兩高”示范市打下堅實基礎。
市農業農村局農機管理科負責人趙國紅介紹:““過去,我市農機生產主要側重于傳統的耕、種、收環節,通過創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市,我們加快補齊短板不足,推進農機裝備優化升級,推廣應用無人植保機、糧食烘干機等智能化、信息化農機裝備,拓展了糧食機械化生產鏈條,促進了農機農藝深度融合,切實提升了農機化服務水平。”受益頗深的種植大戶王兆學說:“自己種的1600畝地由220多塊大小不同的地塊組成,因地塊比較分散,以前單靠人工巡田,費時費力;現在,可以根據導航使用無人機巡田,大大降低了工成本,提高了作業效率。”
2020年,全市先后組織舉辦了糧食生產農機農藝融合技術展示暨三夏生產機械化觀摩活動、棉花生產農機農藝融合觀摩活動、糧食生產農機農藝融合技術展示暨三秋智能機械化作業觀摩活動、林果生產農機農藝融合高效植保觀摩活動、特色作物生產農機農藝融合觀摩活動、全國棉花機采作業觀摩暨全程機械化推進活動,為示范帶動區域農業生產方式轉變和各產業機械化水平提高發揮了積極作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