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1-01-05 10:28:01
融入國家重大戰略
奮力開創富強濱州建設新局面
連日來,濱州一次又一次掀起五中全會精神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閉幕后,我市把開展好全會精神宣講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佘春明等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宣講,各市級領導干部深入分管領域全方位、多角度宣講,宣講團集中重點宣講,“百人千場”宣講進基層,全市各級各部門組織多形式多層次矩陣式宣講……
2020年12月18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佘春明到博興縣呂藝鎮高家渡村,向廣大黨員干部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從城市到鄉村,從機關到社區,從企業到學校,全市廣大黨員領導干部、基層理論宣講骨干、百姓宣講員以例說理、以情化人,一場場娓娓道來的生動宣講,讓五中全會精神播撒進干部群眾的心田,堅定了廣大干部群眾振奮精神建設富強濱州,團結一心奮進新征程的信心和斗志。
正是在對五中全會精神的學深悟透中,我市結合富強濱州建設的實際,擘畫出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
“七個走在前列”“八個全面開創”
2020年12月23日至12月24日舉行的中共濱州市委九屆十二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濱州市委關于制定濱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描繪了今后一段時期的美好前景。
2020年12月23日上午,中共濱州市委九屆十二次全體會議開幕。
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基本要求。強調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聚焦“山東走在前列,濱州擔當什么;富強濱州建設,百姓得到什么”,深化“六問八策”、踐行“七富七強”,全面建設產教融合型、實業創新型“雙型”城市,全面打響“智者智城”城市品牌,全面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全面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奮力開創富強濱州建設新局面。
全會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全面開創現代化富強濱州新局面。經濟實力、科創能力、開放活力、市域競爭力大幅躍升,經濟發展新動能強勁充沛,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對外開放新格局全面形成,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穩居全省前列,城鄉居民人均收入保持全省前列,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充分共享現代化富強濱州發展成果。
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經過五年不懈奮斗,富強濱州建設主要領域現代化進程走在全省前列。具體來講就是 “七個走在前列、八個全面開創”,即——
綜合實力走在前列。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經濟規模邁入全省第二方陣,人均指標或發展速度進入全省第一方陣。
發展質效走在前列。現代產業體系塑成優勢,主導產業、主要產品質量效益達到同行業先進水平,產教、科教深度融合。
城鄉融合走在前列。城市功能布局更加完善,中心城區能級顯著提升,城市規模適度擴大。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城鄉關系更加協調。
生態建設走在前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取得明顯進展,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重點河湖水質明顯改善,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
社會文明走在前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全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完善。
民生保障走在前列。實現更加充分高質量就業,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教育、醫療、養老、文化、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群眾生活品質明顯改善。
效能變革走在前列。重點領域改革實現重大突破,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政務服務、公共服務、便民服務效能大幅提升,打響“辦事環節最少、辦事時間最短、辦事成本最低”的“濱周到”服務品牌。
全面開創科創濱州、實業濱州、智慧濱州、品質濱州、開放濱州、生態濱州、人文濱州、平安濱州新局面。
“七個走在前列、八個全面開創”,系統體現了新發展理念的內在要求,使富強濱州的內涵更加豐富、路徑更加清晰,是“十四五”時期推動濱州高質量發展的具體抓手和鮮明標志,既有利于彰顯擔當、展現作為,也有利于聚焦聚力、開拓奮進,引領全市邁出全面開創現代化富強濱州新局面的堅定步伐。
融入重大國家戰略,牽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0年12月23日上午,中共濱州市委九屆十二次全體會議開幕。
地方發展只有積極融入重大戰略、服務重大戰略、落實重大戰略,才能與重大國家戰略契合相適、同頻共振,有力牽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全會提出,堅持擴大內需戰略,融入“雙循環”新格局。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加快培育完善內需體系,促進消費與投資協調互動、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相互貫通。要促進消費擴容提質,擴大精準高效投資,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全會提出,堅持主動對接融入,構建區域協同新格局。健全區域協同發展機制,主動融入國家和省重大戰略,全面增強城市發展能級。要深入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積極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深度融入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全面提升中心城區發展能級,全力提高城市智慧化水平,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全會提出,堅持合作互利共贏,建設對外開放新高地。堅持國際標準、世界眼光,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塑造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要構建高層次開放格局,搭建多元化開放平臺,建立更完善開放機制。
富強濱州建設迎來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窗口期”
開創富強濱州建設新局面,我們有挑戰,更有機遇。
從國內國際環境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變化。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同時國際環境日趨復雜,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具有持續發展的多方面優勢和條件。
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
具體到我市,富強濱州建設進入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窗口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戰略機遇疊加凸顯,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魏橋國科研究院等“五院十校N基地”高能級科創平臺多點發力,五大千億級產業基礎雄厚、五大新興產業持續壯大,高鐵、高速、港航、機場等立體交通體系逐步完善通達。
“十四五”期間,濱州轄區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預計總投資將達1000億元,隨著京滬高鐵二通道、濟濱高鐵、環渤海高鐵等“六高五鐵十專線九高速”加速匯聚,濱州港、黃驊港、套爾河港、小清河港“四港聯動”,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大格局加快構建,大高機場升級擴建民用機場,“鐵路、公路、港口、航空、城市公共交通”一體銜接的國家主干道綜合交通物流樞紐城市呼之欲出,將全面打通“貫穿南北中、聯通環渤海、銜接關內外”的戰略通道,有力促進各種生產要素合理流動、高效集聚,城市能級和承載力全面提升,環渤海中心城市戰略地位奠定凸顯。同時,產業基礎、能源電力、區位地理、氣候條件、人力資源等優勢,為濱州布局5G網絡、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新基建”,搶占了先機。
濱州具有比較優勢。既有優勢是我們高質量發展的底氣,也是提升競爭力的“王牌”。資源稟賦方面,依托高品質農牧漁、中草藥、水果、蔬菜產品和未利用地、電力蒸汽、氫能、光伏風電等豐沛資源,可以將資源轉變為資本,大力推動以資源尋合作、興產業、求發展。產業基礎方面,濱州工業營收絕對量列全省“四強”,“十強”產業在國際上有影響力、在全國有標志性,有無可替代的規模優勢、技術基礎。加快延伸產業鏈、暢通供應鏈、提升價值鏈,積極推動各國家級、世界級產業基地崛起,可以全力打造在產業基礎上“強基”、在產業配套上“強鏈”、在動能轉換上“強勁”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民營經濟方面,濱州有近40萬市場主體,民營企業占比為96.1%,有敢想會干的優秀企業家隊伍,有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有“尊重企業家、厚待投資者、服務納稅人”的營商環境,只要“播灑陽光、共享燦爛”,不斷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就能推動民營經濟實現新飛躍。我們還有潛在優勢。藍色海洋方面,濱州有廣闊的沿海灘涂、漫長的海岸線、豐富的海洋資源、開放的國際港口,擁有“向海圖強”得天獨厚的優勢,可以大力發展海洋食品、海洋生物醫藥、海洋化工、海洋高端裝備、濱海文化旅游等產業,打造“海上濱州”。
“七個走在前列、八個全面開創”,濱州干部群眾底氣十足
建設富強濱州是省委、省政府對我市的殷切期望,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奮斗目標。實現“七個走在前列、八個全面開創”,濱州既有底氣,更有能力。濱州不光具有各方面的比較優勢,更重要的是,經過兩年來富強濱州建設的生動實踐,經過大戰大考的淬煉,濱州廣大干部磨礪成長,升華出堅定的發展自信和頑強的精神意志。尤其是我市努力打造“三專”干部隊伍,提升干部“三專”能力,建設富強濱州的本領更加高強。
我市注重倡樹導向,堅持“看項目就是看干部、看干部一定要看項目”,實施“要素跟著項目走”干部資源配置工程,樹立重實踐、實干、實績的鮮明選人用人導向,提拔重用177名、記功獎勵59名、晉升職級177名,提拔重用抗疫一線干部36名。注重源頭培養,實施干部“三專”提升工程,著力打造“高標準、快節奏、抓具體、在狀態、有韌勁”的干部隊伍,提升干部“善謀、能說、會干、有為”復合型素質。選派656名干部扎根一線、盯靠項目,向省部級機關和發達地區推薦跟班學習人員28人次;深入推進年輕干部“789”計劃和“1315”工程,提拔重用45名40歲左右年輕干部。注重考核激勵,根據考核結果,優化調整領導班子和干部。探索多元化的激勵機制,開展“干事創業好團隊、擔當作為好干部、奉獻基層好干部”選樹活動,全面建立和落實年度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和績效考核獎勵制度,86個部門單位和102名干部予以及時通報表揚,廣大干部隊伍干事創業活力持續激發。
新藍圖前景光明,新征程砥礪奮進。我們堅信,只要全市上下堅定濱州“七個走在前列、八個全面開創”的目標不動搖,弘揚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優良作風,保持“高標準、快節奏、抓具體、在狀態、有韌勁”的工作要求,凝心聚力、銳意進取,擔當作為、逐夢前行,必能全面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開創現代化富強濱州新局面!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