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網
2018-04-29 09:54:04
“現在生活又有了新的希望,爭取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濱城區市中街道趙四勿居委會居民董連軍說。四年前,董連軍因車禍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通過濱城區為其定制的“扶貧套餐”后,董連軍一家的收入增加了,生活又有了盼頭,而董連軍也只是濱城區扶貧工作的一個縮影。
文/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張盼盼 李榮新 馬越 記者 邊浩玥
》量身定制幫扶措施,貧困戶收入增加
26日,董連軍在自家的蔬菜大棚里陪著妻子打理里面的蔬菜,“他沒法干活,陪我說說話,就當是一個收音機了。”董連軍的妻子李吉花笑著說。董連軍四年前因車禍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日子過得艱難。女兒需要上學,家中事務全由妻子一人撐著,既要照顧他和孩子,又要去種菜賣菜維持一家人的生活。面對這樣的情況,董連軍一度對生活失去了信心。
在了解了董連軍的情況后,市中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為他辦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同時申請了殘疾補助,讓他的生活有了一個穩定的來源。萬綠農業對董連軍家中的蔬菜大棚進行技術指導,傳授種植經驗,“有了技術和經驗之后,質量和產量都提高了,現在比以前的收入多了二千元到三千元,”李吉花說。辦事處還為董連軍的女兒申請了“雨露計劃” 助學補助3000元,解決了上學困難的問題。“現在見到董連軍,能看見笑模樣了。”市中街道辦事處扶貧辦副主任于萍說。
》手機APP系統信息平臺,全程記錄幫扶過程
據了解,2018年濱城區將按照“確保扶貧質量,實現絕對精準”的工作要求,確保48戶、91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穩定脫貧,鞏固提升國家系統中已脫貧仍享受政策的3311戶、5937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效果。“今年,我們開展了‘不忘初心,心系貧困群眾’千名干部扶貧幫包活動,43名在職區級領導、203名區直機關干部、598名鄉鎮干部結對幫包全區3359戶貧困戶,實現扶貧幫包‘一戶不漏’。”區委辦公室副主任,區扶貧辦主任曲云珠介紹道。
據了解,濱城區為著力提升扶貧干部業務知識水平和履職能力,編印了《精準扶貧知識讀本》發放到幫扶責任人手中,4月22日組織全區844名幫扶責任人進行了應知應會閉卷考試,內容包括了貧困戶納入和退出標準、程序,貧困戶信息采集核查要點,幫扶責任人做法及幫扶計劃等,通過考試提高了幫扶責任人對精準扶貧政策和知識的理論水平,為指導推進精準扶貧各項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在全市率先推廣使用“濱州扶貧”手機APP系統信息平臺,全程記錄幫扶責任人幫扶貧措施落實情況。“在這個手機軟件里面可以看到貧困戶的基本家庭情況,幫包責任人什么時候進村入戶,做了哪些工作,通過這個軟件,我們可以實時監控調度了解情況。”曲云珠說。
》離家不離村,打造抱團養老新模式
“我們正在積極探索貧困老人“離家不離村”抱團養老新模式,新建、改善、提升一批農村幸福院。”曲云珠說,下一步將計劃投入公益資金145萬元,在楊柳雪鎮、三河湖鎮、濱北街道、秦皇臺鄉新建幸福院4處;提升改造楊柳雪鎮、三河湖鎮幸福院7處。加強與“12349”運營商合作,打造“一鍵解困”愛心求助平臺,將扶貧幫包干部、文明單位志愿者、一對一家庭簽約醫生等愛心隊伍納入平臺,幫助貧困老年人解決“有錢無處花、有需無人知”的難題。
同時,及時掌握貧困戶動態變化情況,摸清存在的問題,找準致貧的病根,針對致貧原因“開藥方”,圍繞貧困需求“下菜單”,堅持“輸血”“造血”并用,積極鼓勵中裕、國昌、大有等龍頭企業參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集中建設一批周期短、見效快、效益好、可持續、帶動性強的扶貧產業項目,將沿黃生態經濟帶建設成為全市產業扶貧的示范帶。鼓勵中裕、豐碩牧業等企業通過金融扶貧貸款,輻射帶動貧困人口就業收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