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1日訊 說起脊柱側彎,很多家長不甚在意,認為這個詞與自己孩子沒有關系,而臨床數據表示,青少年脊柱側彎問題已經刻不容緩。據統計,我國已有超500萬中小學生有脊柱側彎問題,脊柱側彎,已經成為繼肥胖、近視之后危害我國青少年兒童健康的第三大疾病。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并不了解脊柱側彎到底是什么,孩子出現什么樣的癥狀可以判定為脊柱側彎,出現脊柱側彎癥狀之后又該如何糾正?……
5月21日是世界脊柱健康日,我們來到濱醫附院康復醫學科,讓專科醫生為我們解答有關脊柱側彎的相關問題。
嚴峻!青少年脊柱側彎發病率達1%到3%
很多家長甚至不知道脊柱側彎到底是什么,事實上,脊柱側彎已經嚴重威脅當代青少年的身體健康。
據統計,我國約60%以上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姿勢、體態異常問題,脊柱側彎的總體發病率更是達到了1%至3%,脊柱側彎人數已經超過500萬,并且在逐年遞增。
據濱醫附院康復醫學科主管康復治療師祁洪凱表示,日常接診過程中,不乏遇到青少年脊柱側彎患者。脊柱側彎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畸形,包括冠狀位、矢狀位和軸位上的序列異常。一般來說,主要有 3 種常見的脊柱側彎,分別為先天性脊柱側彎、后天性脊柱側彎以及特發性脊柱側彎。在青少年群體中,最多見的是特發性脊柱側彎,占全部脊柱側彎的 80%,發生時間多出現在生長高峰期。
脊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顱骨,下端達尾骨尖,是人體的中軸骨骼,有負重、減震等功能。脊柱側彎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畸形,通俗來說,就是脊柱偏離正常中線產生的畸形,同時還伴隨著脊柱的旋轉,就像擰麻花一樣。
除了遺傳等自身因素,目前青少年脊柱側彎數量逐年增加與不良生活方式、不良坐姿站姿有很大關系,“比如現在孩子們書包過重,比如上課坐姿不端正,比如缺乏體育鍛煉等等。”在脊柱側彎初期階段,通過干預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但多數情況是,對于孩子初期的不良姿勢,很多家長并不在意,導致錯過最佳矯治期,產生更加嚴重的后果。祁洪凱稱,青少年患上脊柱側彎,如果不積極治療或治療不當,不僅影響患兒的體型和外觀,而且可能造成心肺功能異常 ,使脊柱過早退變,進而導致胸部疼痛、軀干不平衡。脊柱側彎嚴重的患兒,會出現心肺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缺乏鍛煉、頻繁使用電子產品、長期彎腰駝背坐著等不良行為習慣都會加速脊柱側彎的發展。
警惕!家長應時刻關注孩子脊柱健康問題
青少年脊柱健康問題已經刻不容緩,所以家長們應該重視起來,時刻關注孩子的脊柱健康問題。那孩子出現什么樣的癥狀時,說明已經出現脊柱側彎了?
對此,祁洪凱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家長首先可以通過觀察的方式關注孩子的脊柱健康,“孩子背對著你站著,你看看他的肩膀兩側是否一樣高,兩側腰窩是否一樣大,還可以讓孩子彎腰,看看兩側是否有特別突出的地方。”讓孩子自然站立,從背后、側面等不同角度觀察以下特征:
雙肩是否等高。一側肩膀明顯高于另一側,可能是脊柱側彎的信號。
肩胛骨是否對稱。觀察兩側肩胛骨是否突出程度不一,或位置高低不同。
腰部兩側是否不對稱。兩側腰窩(腰部褶皺)深淺、大小不一致,可能提示脊柱旋轉。
脊柱中線是否筆直。用手指沿脊柱棘突(后背正中凸起的骨頭)從上到下滑動,觀察手指軌跡是否偏離中線。
骨盆是否傾斜。從后方看,兩側髖部(胯骨)是否等高,或一側臀部明顯后凸。
通過簡單的檢查,如果家長發現異常,應該盡快帶孩子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其實我們醫院每年都會有青少年脊柱側彎篩查工作,家長可以帶孩子前往咨詢。”祁洪凱說,對于青少年脊柱側彎問題,專科醫生判斷起來更加專業,醫院也有更專業的設備輔助判斷確診。“我們有專業的紅外線體態評估系統,還有三維動態捕捉系統,可以精確判斷青少年的體態 問題。”濱醫附院康復醫學科治療師王永佳說,家長也可以自行購買軀干旋轉測量尺,可以精確判斷孩子是否存在脊柱側彎問題。
別慌!輕度脊柱側彎可通過干預調節
當孩子出現脊柱側彎時,家長也不必驚慌,因為大部分青少年的脊柱側彎尚處于初期階段,家長可帶孩子前往正規醫療機構就診,醫生會根據青少年脊柱側凸畸形程度和病情發展變化,綜合考慮選擇治療方案,可以達到一個良好的治療效果。
祁洪凱表示,脊柱10到20度側彎的青少年,一般建議患兒通過矯正體操和姿勢訓練進行矯正。側彎角度大于20度、小于40度的患者,除了進行姿勢矯正,還可能需要進行矯形支具治療。脊柱側彎度數達到40度以上,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可能需要實施手術治療。
日常生活中,脊柱側彎的預防大于治療。為加強兒童及青少年脊柱彎曲異常防控工作,國家衛健委早在4年前就發布了《兒童青少年脊柱彎曲異常防控技術指南》,將篩查項目納入每學年或新生入學體檢內容、篩查結果還將納入學生健康檔案,指南同時發布了脊柱彎曲異常篩查技術要點,指導規范、科學地開展兒童青少年脊柱彎曲異常流行病學調查、篩查及防控工作。
“定期開展學生脊柱彎曲異常篩查是預防青少年脊柱側彎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祁洪凱說,早期發現影響兒童青少年脊柱健康的高危因素,及時轉診與及早矯治,可以很好保護和促進兒童青少年脊柱的正常發育。
防控技術指南指出,學生本人應積極培養“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意識,主動學習掌握脊柱健康知識和技能;家庭和學校依據國家相關政策和標準要求,減輕學生學業負擔,根據兒童青少年生長情況,定期調整課桌椅高度和教室的座位位置,強化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培養和督促兒童青少年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其建立保護脊柱的良好行為。
“預防青少年脊柱側彎并不是單單依靠家長與青少年完成的,而是需要一個全社會的共同助力,家庭和學校依據國家相關政策和標準要求,減輕學生學業負擔。”祁洪凱說,醫療衛生機構積極推廣和普及脊柱彎曲異常的篩查技能等 ,創造一個友好護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