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7日訊 5月16日晚,濱州大劇院華燈璀璨,由山東和內蒙古兩地聯袂打造的大型現代呂劇《長調悠悠》成功首演。
大型現代呂劇《長調悠悠》以東西部扶貧協作為創作原點,聚焦山東陽信與內蒙古科右中旗"以牛為媒"的協作實踐。自2018年中央宣傳部定點幫扶以來,兩地開創"生態+文旅+產業"三位一體發展模式,走出可復制的鄉村振興新路徑。該劇通過援蒙干部馬駿遠、旗長巴圖、扶貧隊長老劉三位典型人物的奮斗軌跡,藝術化展現脫貧攻堅偉大歷程中"魯蒙方案"的創新突破,以舞臺藝術銘刻新時代山海情深的壯闊篇章。
劇目深刻詮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通過漢族干部與蒙古族旗長從文化碰撞到心靈相通的戲劇張力,勾勒出蒙漢民族"雙向奔赴"的動人圖景。劇中既有"駿馬追風"與"長調悠長"的文化互鑒,更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信念共鳴,生動演繹"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相擁"的時代命題。當呂劇婉轉遇上馬頭琴蒼茫,20位烏蘭牧騎舞者以翩躚身姿架起文化交融的虹橋,讓觀眾在藝術審美中感受中華文化多元一體的深邃內涵。
作為山東省文藝精品創作工程的標桿之作,該劇歷經五載精心打磨,組建本土化創作矩陣。創新性融合呂劇聲腔與草原藝術元素,先后入選省級重點扶持項目和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該劇目以藝術語言講好中國故事,既是對脫貧攻堅偉大實踐的深情禮贊,更是新時代文藝工作者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創新實踐,為民族地區文化創新發展提供了鮮活樣本。
中央宣傳部和省、市有關領導與千余名各界觀眾一同參加了首場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