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3日訊 “自從小區成立了社區文聯組織,我們小區的文化活動就多了起來。小區的活動廣場上經常有廣場舞隊伍來跳舞,有戲曲愛好者來唱戲,我們不光能欣賞,還能報名跟著他們學,真的是太好了。”剛剛在濱州市惠民縣何坊街道福苑社區報名參加廣場舞學習的田阿姨開心地說。
2024年,何坊街道依托惠民縣文聯,在福苑社區成立了社區文聯組織,經常性舉辦各類文化活動,為群眾文化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福苑小區作為回遷小區,匯集了7個村的人口,搬遷上樓以后群眾的文化需求也在與日俱增。社區文聯成立以后,社區工作人員對轄區內文藝愛好者進行了登記摸排,建立文藝志愿者臺賬,群眾文藝隊伍和文藝愛好者們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活動組織,在這里他們不僅找到了展示才華的舞臺,也迎來了更多學習和提升的機會。
一直以來,社區的文化活動廣場和文化功能室都是文藝愛好者們排練、交流的重要場所,但由于文化隊伍較多、各隊之間溝通不足等原因,文化場所利用不足。如今,在社區文聯組織的統籌規劃下,這些功能室得到了充分利用,為廣場舞、戲曲等各類型的文藝隊伍提供了寬敞整潔的排練場地,大家排練節目有了好去處,更多的群眾積極加入到小區的文化隊伍中來,加強了各文藝隊伍之間的溝通交流,小區的文藝氛圍更加和諧融洽。
此外,何坊街道文聯也在與惠民縣文明辦、惠民縣文化和旅游局、惠民縣老年大學等部門積極對接,為社區文聯組織的文藝愛好者提供專業的培訓指導。通過培訓,文藝愛好者們學到了更多專業知識,進一步提升了他們的藝術素養和創作能力。
在黨的理論、移風易俗、文明家風等方面,社區文聯組織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推動理論政策傳播,社區文聯以文化演出活動為載體,將宣傳與演出相結合,讓群眾在欣賞藝術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黨的關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
“社區文聯組織不僅豐富了群眾的文化供給,也在社區營造了文明和諧的濃厚氛圍。在這里,鄰里之間的距離更近了,居民們的精神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福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書記王偉表示,“在未來的日子里,福苑社區將持續關注文藝事業發展,讓更多群眾享受到文藝的樂趣,共同營造一個和諧、美好的社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