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3日訊 “工作人員積極提供審核、驗車、登記‘一條龍’服務,當天就給我把新牌照辦好了,心里石頭落地,這下不會耽誤農機補貼和秋收了!”陽信縣水落坡鎮祁王村的祁冬先生高興地說。
陽信農業發展基礎深厚,全縣農機車輛保有量9477輛,農機總動力達94.05萬千瓦,全縣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3.48%,農業機械化保持高質量發展態勢。當前,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業務辦理處于高峰期,單月車輛保有量增加200輛以上。陽信創新推出“高效辦成農機一件事”服務,設立“農機一件事”主題服務專區,農機掛牌、駕駛證、行駛證、農機補貼“即辦即發”。與縣農機服務中心聯合發力,將“審批窗口”移至農機銷售點辦理,掛牌補貼并聯推進,從原來2個工作日壓縮到0.5個工作日即可完成農機一件事整個流程服務,使辦事群眾節省出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農忙工作中去,為農業增收提供了重要保障。
自2021年以來,陽信縣累計辦理農機相關業務7560余件,為群眾增收約813.3萬元,在惠農服務和助推鄉村振興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減材料,打造“高效辦成農機一件事”服務模式。在陽信縣政務服務大廳A區西北角設置“高效辦成農機一件事”服務專窗,可同時受理農機駕駛證、行駛證、補貼,跨區作業證申請多項業務。申請材料由原來的18項精簡為8項。縣行政審批服務局與縣農機服務中心實現信息共享、數據同步,材料內部流轉。2023年以來,共辦理相關業務3925件,節省材料3萬余份,得到了辦事群眾的高度認可。
減環節,推進“農機一站式”服務。在政務大廳西北角設立農機車輛停靠專區。車輛停靠好后,電話通知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到現場對農機車輛的購機發票、合格證、拖拉機發動機號、車架號以及機械安全裝置等關鍵部位進行查驗。同時,減去了農機事項與其他政務服務事項混合等待叫號的環節,讓群眾可直接前往專窗辦理。推出照片“免提交”服務,減去了群眾自行打印照片的環節,為辦事群眾免費打印行駛證車輛照片、駕駛證人員照片。2023年以來,為群眾辦理“高效辦成農機一件事”業務節省成本約29.5萬元。
減時限,創新“遠程勘驗”查驗方式。堅持“遠程勘驗”與送檢下鄉相結合,通過遠程勘驗平臺進行“云勘驗”,驗收農機車輛信息,確認信息完善后,按照農機車輛登記流程完成農機車輛相關業務的辦理流程。對勘驗要點一一確認,并指導現場進行車輛數據測量,在半小時內就能完成“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登記”業務,并在當日就將行駛證寄出,實現“即勘即發證”。審批工作時限由原來的2個工作日縮短到0.5個工作日內辦結,限時辦結率、一次辦結率均為100%。2023年以來,全縣拖拉機、聯合收割機上牌率100%、年檢率達90%以上。截至目前,共辦理“遠程勘驗”450次,為辦事群眾節省時間770小時,節省路程10690公里。
減次數,窗口前移實現“就近辦”。發揮村級便民服務站服務實效,農忙時期將農機車輛登記業務“審批窗口”移至農機銷售點辦理,與縣農機局精準對接,掛牌補貼并聯進行。通過電話、微信提前預約車輛集中、路途較遠的群眾,由工作人員上門開展“送牌下鄉、下沉審批”服務,現場進行信息核對并收取材料,實現農機車輛核查、牌照發放等環節“一次受理、一次辦好”。2023年以來,“送檢下鄉”基層服務實現全覆蓋,上門服務群眾1680余人,陽信縣拖拉機、聯合收割機上牌率100%、年檢率達90%以上。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聚焦‘三農’問題,在轉變工作作風、優化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效能等方面下功夫,盡可能避免農民群體‘來回跑、反復跑’。嚴格落實“一件事一次辦”,在申請材料齊全且符合規范的情況下,讓辦事群眾能夠即來即辦、一次辦好!”陽信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副局長王璟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