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7日訊 9月7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大干2023奮勇爭先向前·亮進度——環境品質越來越美”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濱州市城鄉水務局專場。邀請濱州市城鄉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潘清軍,濱州市城鄉水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統亮,濱州市城鄉水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棟,濱州市城鄉水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道義,介紹今年以來,濱州市城鄉水務局提升環境品質,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李棟介紹,2022年以來,濱州市城鄉水務局堅持“面子”“里子”齊治理,“岸上”“岸下”共保護,扎實推進城市排水“兩個清零、一個提標”,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有力提升了城市水環境質量和排水防澇能力。今年,濱州市接續發力,持續推進工程、機制建設。
堅持項目帶動,夯實工程基礎。謀劃實施31項重點工程,投資37.64億元,排查市政排水管網1440.09公里,新建改造69.58公里,清淤修復694.26公里。在去年完成4個縣區和3個市屬開發區與雨污合流管網清零的基礎上,今年又實施了沾化、鄒平、惠民3個縣市區雨污分流工程,目前總體進度75%,計劃10月底前完工,全市將提前兩年實現整建制清零,達到“雨水入河、污水進廠”目標。同時,在去年完成4座城市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的基礎上,今年對葛洲壩水務、博興光大水務等5座城市污水處理廠進行提標改造,出水達到地表水準Ⅳ類,年底全市城市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完成比例達到70%,提前完成省定60%的目標。
堅持示范帶動,確保治理成效。以市主城區為重點,按照“1144”工作思路,即以潮河賈家省控斷面水質達標為一個總抓手,做好一次盡調,堅持水生態、水安全、水循環、水利用“四水統籌”,突出新立河、秦臺河、西沙河、碼堡溝四條主線,集中實施了濱州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濱城區綜合管網建設工程、開發區排水管網治理工程,對315個小區和全部市政道路雨污管網進行溯源排查、清淤整治,治理低洼易澇點10處。通過系統治理,新立河城區段斷面水質穩定在五類水以上,城區排水效率也進一步提升,有效應對了去年5輪強降雨,特別是7月6日超30年一遇超標降雨。今年6月28日晚6點至8點,市主城區遭遇短時強降雨,降雨量達96毫米,接近大暴雨級別,路面沒有形成大面積積水,低洼路段排水時間從原來的5-6小時縮短到2小時以內,充分展現了治理成效。
動態管控,建立長效機制。堅持長抓嚴管、系統發力,確保城市黑臭水體動態清零。一方面,實施完成徒駭河水引調水一期工程,每年向市城區補水1700萬方,同時,南部污水處理廠每日向市城區河道補水2.5萬方,構建了城區水系“雙水源”。另一方面,加強河湖管護,聯合生態環境、城管部門開展聯合巡檢,設置1339名河管員公益崗,建成無人機巡航平臺,形成“無人機+河管員+數字平臺”立體化管護模式,發現問題及時處置,確保問題動態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