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8日訊 8月8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大干2023奮勇爭先向前·亮進度——發展品質越來越高”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專場。邀請濱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姚振祥,濱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孫高亮,濱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軼修,濱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雷燦,介紹今年以來,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助力發展品質,推動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孫軼修介紹,今年以來,濱州市工信局大力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程,以服務鏈激活產業生態鏈,構建起政策推送、清單管理、梯次培育、平臺支撐、融資保障、協同發展等全流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體系,形成了滾動發展、梯隊培育格局,打造了“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的濱州模式。特別是今年濱州市新增創新型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均實現了當年總量倍增,創歷史最高水平;同時,還有9家企業入選國家小巨人公示名單。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創新型中小企業489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78家,國家小巨人企業25家。
精準政策推送。編印《濱州市中小企業(專精特新)服務手冊》,幫助企業全面了解當前國家、省、市在“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方面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流程。目前,已向企業發放2000余冊。同時,成立“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服務團隊,向社會公開市縣服務人員手機,及時解答企業問詢,提供精準服務。
實施梯次培育。對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評價指標,按照梯次培育、逐級發展的模式,優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作頂層設計,集聚各級服務資源,通過專題培訓、特色化服務、一對一診斷把關等方式,量身定制成長方案,幫助企業積極爭取更高一級的專精特新認定,形成可持續發展格局。
開展精準輔導。集聚各級服務資源,通過專題培訓、特色化服務、一對一診斷把關等方式,量身定制成長方案,幫助企業積極開展“專精特新”企業認定。2月17日,邀請工信部專家,在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舉辦了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政策解讀會,100多家企業參會;2月27日至3月3日,組成專家團赴各縣市區,開展了10場“專精特新”企業政策巡回宣講會,為全市900多家中小企業進行了現場政策輔導,實現了各縣市區全覆蓋;3月9日,邀請工信部、省工信廳、省企業聯合會專家,為濱州市260家企業進行了精準培育指導。同時,精準剖析在“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中易出現的12類短板項,逐項制定解決方案,今年以來,已面對面精準輔導企業1300余家。
強化平臺支撐。以服務“專精特新”企業為突破口,制定年度工作方案,精心選擇帶動能力強的鏈主企業、服務能力強的公共服務平臺與合作意愿強的“專精特新”企業,開展對標提升、路演推介、座談沙龍等各類活動,全力打造“鏈主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強鏈補鏈“共同體”。爭取承辦省級融鏈固鏈產業對接活動1場、國家級對接活動1場,參加企業843家,促成企業間達成合作成果176項。其中,全國紡織服裝產業融鏈固鏈對接活動是濱州市爭取承辦的工信部年度重點活動之一(全省共2場),國內115名重點紡織企業負責人赴鄒平參會,幫助魏橋紡織集團現場達成合作成果88項。
加大融資保障。建立了中小企業應急轉貸需求反饋機制,不定期向應急轉貸機構推介企業需求;建立全市應急轉貸機構開展業務工作臺賬,每季度調度全市應急轉貸工作進展情況,每季度幫助應急轉貸機構進行省級業務情況認定。同時,與市金融監管局、市財政局等多部門聯合設立了濱州市市級應急轉貸基金,首期規模12億,用于支持濱州市應急轉貸機構更好地開展應急轉貸業務,有效緩解濱州市企業流動性困難等問題。
下一步,濱州市工信局將繼續加大濱州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力度,抓好產業培育、科技賦能和要素保障等重點工作,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創新培育服務舉措,護航更多中小企業梯度成長、做大做強,助推制造業強市建設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