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1-02-25 09:02:02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2月24日,市農業農村部門出臺《小麥返青拔節期病蟲害技術意見》提出科學防控措施。
據預測,今年我市小麥病蟲害防控重點是小麥紋枯病、莖基腐病、紅蜘蛛等,警惕小麥條銹病的發生流行,做好小麥全生育期赤霉病的監測防控工作。
《意見》要求加強栽培管理,因地制宜、因苗施策,根據氣象變化,適時開展鎮壓劃鋤,保墑增溫,澆好返青水、合理追肥,及時防御倒春寒,減輕凍害發生,增強小麥抗逆性,壓低病蟲基數。
《意見》指出,對冬前未進行化學除草的麥田,要在小麥返青至拔節前,日平均氣溫穩定在6℃以上時進行化學除草。雙子葉雜草為主的麥田,可使用雙氟磺草胺、唑草酮、雙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等單劑或混劑,如畝用6%雙氟·唑草酮可分散油懸浮劑10~15毫升,對水莖葉噴霧防治;單子葉雜草為主的麥田,可用氟唑磺隆、甲基二磺隆、精噁唑禾草靈、炔草酯等單劑或混劑,如畝用10%氟唑磺隆可分散油懸浮劑20~30毫升,或30克/升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懸浮劑25~35毫升,對水莖葉噴霧防治。單子葉和雙子葉雜草混合發生麥田,可選用以上藥劑的混合制劑。除草劑要嚴格按照推薦劑量、適宜濃度、使用時期和技術操作規程使用,避免漏噴、重噴,以免發生藥害。
《意見》推薦一次施藥兼治多種病蟲技術。小麥返青拔節期是麥蜘蛛和地下害蟲的為害盛期,也是莖基腐病、紋枯病、全蝕病、根腐病等根病的侵染擴展高峰期,應根據病蟲發生情況,以主要病蟲為重點,選用高效殺蟲劑、殺菌劑,一次混合施藥兼治多種病蟲。防治莖基腐病,要在返青早期施藥,可畝用80%戊唑醇水分散粒劑10~12克,或18.7%丙環·嘧菌酯懸乳劑30~60毫升,或48%氰烯·戊唑醇懸浮劑40~60毫升,或200克/升氟唑菌酰羥胺懸浮劑50~65毫升,對水噴霧防治,適當加大用水量,重點噴施小麥莖基部。防治紋枯病、全蝕病可畝用300克/升苯甲·丙環唑乳油20~30毫升,或16%井岡霉素可溶粉劑40~50克,對水噴霧防治。防治麥蚜可畝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40克,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30毫升,或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8~10克,對水噴霧防治。防治麥蜘蛛可畝用5%阿維菌素懸浮劑5~8毫升,對水噴霧防治。防治地下害蟲可畝用3%辛硫磷顆粒劑3~4千克溝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