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6日訊 在濱州沾化區下洼鎮西孫村,每年10月份就會看到千里迢迢來摘棗的游客點名要吃“孫觀朋牌冬棗”。這個好口碑,源自于孫觀朋獨創的“孫觀朋冬棗管理模式”。
孫觀朋現任濱州市十一屆人大代表、沾化區十八屆人大代表,是濱州市遠近聞名的“冬棗明星”和技術專家。先后被評為濱州市勞動模范、沾化冬棗產業轉型升級“先進個人”、沾化冬棗二次創業“先進個人”、下洼鎮“創業之星”等榮譽稱號。孫觀朋種植的8畝高品質冬棗,年收入額高達40萬元,也由此得名“小金棗”。孫觀朋深知光靠自己悶頭干是種不出好棗的,必須要把冬棗種植的理論知識吃透。孫觀朋先后自修了園藝管理的專科、本科課程,邊學邊干,每天堅持寫《冬棗日記》,如今孫觀朋的《冬棗日記》已經記錄了幾十萬字,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與種植經驗,孫觀朋摸索出了種植高品質冬棗的“孫觀朋管理模式”,這才有了游客點名要吃的“孫觀朋牌冬棗”。
為積極響應沾化冬棗轉型升級的號召,孫觀朋率先帶領棗農嫁接了3000畝新品種冬棗——沾冬2號,通過科學種植管理,沾冬2號品質口感極佳,市場供不應求,每斤銷售價格達到了30-50元左右,是普通品種的5-6倍,種植的棗農收益較之以往翻了好幾番,極大帶動了當地棗農種植沾冬2號的熱情,解決了新品種推廣難的問題。
濱州市十一屆人大代表、沾化區十八屆人大代表孫觀朋說:“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我將永遠牢記人大代表為人民,提高綜合素質發揮代表作用為推進沾化冬棗產能推進冬棗產業新舊動能轉換做出貢獻。”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