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1日訊 近日,從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的2020年擬入庫培育的省“十強”產業集群領軍企業名單中獲悉,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作為高效農業產業企業、濱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高端化工產業企業位列其中。前期省“十強”產業集群領軍企業評審經統一申報、專班初審、專家評審、評價審核等程序,確定了45家擬入庫重點培育的“十強”產業集群領軍企業,濱城區兩家企業入圍。
中裕:建成國內最長、最完整的農牧循環經濟產業鏈
據了解,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建成集優質小麥新品種培育、良種繁育與訂單種植、收購倉儲、初加工、精深加工(谷朊粉、食用酒精等)、食品加工、快餐連鎖、副產物綜合利用、生豬養殖及農業開發于一體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目前已建成國內最長、最完整的農牧循環經濟產業鏈,實現了從種植到餐桌的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走出了小麥全產業鏈綠色高效循環發展新模式,該模式濱作為一項重大技術創新被發布。
企業為提高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水平,實現每一粒小麥的吃干榨凈,利用深加工后的廢液廢料加工成液體飼料蛋白用于生豬養殖,企業于2014年引進了奧地利沙沃全球領先液態飼喂系統,開創了國內液體飼喂的先河。同時,在畜禽養殖過程中,采用自動化精準環境控制系統、數字化精準飼喂管理系統、養殖過程質量安全管理與追溯系統、供應鏈客戶關系管理系統,打造了數字智能化牲畜養殖基地。
公司注重產學研結合,建有2000平方米的研發中心。先后與中國農科院、國家糧科院、江南大學等20多家國內知名科研機構合作,提升科技創新水平。公司獲批國家小麥加工重點實驗室、國家小麥產業創新技術中心、山東省小麥產業研究院等國家級和省級科研平臺,以平臺聚集高端人才。引進了小麥育種專家程順和、趙振東院士,數字農業趙春江院士等育種、谷物品質評價、食品安全評價、初加工產品研發、營養學研究、應用研發等六個科研團隊。目前公司授權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外觀設計專利15項、公司新產品銷售收入已占總銷售收入的60%以上,優質強筋小麥“裕田麥119”通過國審,另有3個玉米新品種,秋田158、秋田168、秋田180通過了山東省審定,所培育品種表現出了突出的耐堿抗旱特性,最終產量高出其它品種5%以上。
近幾年,公司以濱城區為中心,推行“免費供種、免費播種、免費運輸、加價10%以上回收”的優惠措施。同時在濱城區以外優質麥基地實行訂單種植,建立了200萬畝綠色優質小麥種植基地,加價10%以上回收,僅優質小麥增產和加價回收兩項,帶動20萬戶農民年增收3億元,實現了“興辦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經濟”。與此同時,公司提供進廠、下基地務工崗位,當地農民進廠務工達到了2760人,年工資性收入1億元。近三年,精準扶貧2480多戶,扶貧總額370萬元。 目前,公司捋著“小麥”核心線,不斷上延下伸產業鏈條,真正做到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為建設優質糧食產業強國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濱化: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鑄就高端化工核心競爭力
歷經五十年艱苦奮斗和創新突破,濱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為主業突出、產業鏈完整的綜合型化工企業集團,產業涵蓋鹽化工、石油化工、精細化工、熱電、口岸倉儲、金融等領域,產品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于2010年2月在上交所成功掛牌上市,2019年,濱化股份實現營業收入61.64億元,實現利潤總額6.08億元,實現利稅8.71億元。公司連續六年獲全國重點耗能產品能效領跑者標桿企業,企業綜合競爭實力不斷增強。
濱化股份始終致力于科技創新和可持續發展,努力打造中國一流的綠色化工企業,歷經五十年艱苦奮斗和創新突破,奠定了在中國氯堿化工行業的領先地位。當前,公司正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堅實的產業基礎,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努力創建綠色化工,構建“資源合理開發、產品精深加工和資源綜合利用”為特色的循環經濟一體化運營模式,促進企業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專注于客戶需求,用心制造綠色化工產品,在鹽化工、高端化工、精細化工、新材料等領域不斷延伸產業鏈,致力于為全球用戶提供優質產品及服務。
“十三五”以來,濱化股份與清華工研院攜手,憑借濱化五十年豐富的氯堿生產經驗和資源配套優勢,依托清華先進的技術和人才優勢,積極推進企業轉型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已逐步搭建起轉型升級的人才、技術、資金、項目等發展支撐平臺。
2017年8月雙方共同投資設立的北京水木濱華科技有限公司,借助濱化現有的設計研發能力,依托濱州市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平臺,在精細化學品及合成材料、新型輕量化材料技術的開發、智能化建設、環保治理、技術推廣及實施平臺等方面做出突破;以自主創新的知識產權打造核心競爭力”已經成為公司的戰略方向,目前公司專利的授權量已突破60件(其中發明專利22件),專利申請總量突破百件。
當前,濱化三次創業的序幕已開啟。投資128億元的北海碳三碳四綜合利用項目一期將于2021年年底實現裝置全部中交,一期項目達產后可實現總產值約118億元,實現利稅32.3億元,將奠定濱化成為世界中高端功能化學品、新材料和新能源供應商的戰略基礎,同時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戰略部署;與清華工研院攜手積極延伸打造的氫能產業鏈條,將推動“京津冀魯一體化氫走廊”的建設,致力于構筑可持續發展的氫能示范工程,成為國內氫能源行業的領軍企業,為推動中國化工事業蓬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