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20-05-14 13:06:05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4日訊 濱州陽信縣流坡塢鎮依托全域環境整治和建設美麗鄉村等工作,大力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打造全市首家鄉村垃圾分類示范項目,引導全鎮干部和群眾自覺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減少環境污染,全面提高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水平,努力打造成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
每當流坡塢鎮閆家村的街道上響起音樂聲,閆家村的家家戶戶就把自己整理好的垃圾放到門口,等待保潔員上門收垃圾。
流坡塢鎮閆家村村民閆德志說:“通過垃圾分類以后,保潔員親自到戶去收運垃圾,我們很感動,也使我們垃圾分類意識大大提高了。”
跟隨保潔員一起來的,是村里的志愿者們,這些穿著紅馬甲的志愿者,挨家挨戶跟隨保潔員一起進入村民家中,在幫保潔員收取垃圾的同時,還檢查垃圾分類情況,講解垃圾分類知識,帶動村民參與到垃圾分類工作中來。在宣傳發動上村兩委班子也是做足了工作,并開展了評比獎勵制度。
流坡塢鎮閆家村志愿者閆俊說:“垃圾分類作為一種新時尚,我也沒想到這么快在我們村實行起來,作為一名大學生,積極參與到志愿者這種公益活動中去,希望通過我們不斷努力,使周圍的人們了解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流坡塢鎮閆家村村支部書記楊召堂說:“垃圾分類一開始在大喇叭上搞的宣傳,發垃圾桶的時候每家每戶一個垃圾桶,順便連宣傳材料一塊發下去,志愿者和村干部下去后本村搞的,分好的打對號,分錯的打叉號,搞這么個獎勵,一個月從咱村里找十戶,發一些洗衣粉、香皂。”
今年四月份,濱州市第一家全域垃圾分類示范項目正式在閆家村啟動。閆家村開始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工作,完善垃圾分類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及有毒有害垃圾的分類投放、收集。
中國鄉建院流坡塢片區項目負責人王亞民說:“我們采取的方法是二次分類加二次分揀,具體是在村民那一端,我們只分為干和濕,然后由保潔員把這些垃圾,干的和濕的,干的就運到我們身后這個資源分類中心。”
保潔員每天早上8點到10點收集完垃圾,就把垃圾運送到村里的資源分類中心進行二次分揀。對于容易腐爛、可漚肥的垃圾,將其運送到建好的堆肥點,進行發酵,變成有機肥后還田使用。對于村里處理不掉的,由專門的保潔公司運走處理。
王亞民介紹:“農村垃圾百分之六十是濕垃圾,這部分是完全不用拉走的,我們有堆肥點堆肥,然后回田,百分之二十是可回收利用的,這部分由保潔員自己賣就可以,收益歸保潔員,還有百分之二十又分為百分之五有毒有害垃圾,這個需要特殊處理,再就是其它垃圾百分之十五,這個才是真正運走,所以減量大概在百分之八十五。”
全域垃圾分類示范項目是2019年11月由中國鄉建院與流坡塢鎮政府簽定的戰略合作項目。按照“12村(黨支部領辦的內置金融合作社)+13村(垃圾分類)+2村(規劃設計)”的鄉村綜合治理模式進行推進。截止目前,建設了13處資源分類中心和堆肥點,購買了15輛電動垃圾收運車,60個大垃圾桶,2000個戶用小垃圾桶,發放宣傳資料5000余份。
流坡塢鎮副鎮長王鵬:“我們出臺了相關文件,成立工作專班,聘請了專業指導團隊,建設了村級垃圾分類中心,購置了垃圾清運車和干濕分類垃圾桶。由專業老師開展垃圾分類培訓,采取定時收集、志愿者跟車指導、評分獎勵等辦法,保證工作成效。下一步,我們將在鄉村振興示范片區13個村全面啟動試點工作,讓更多的群眾參與進來,讓村莊更干凈,環境更美,打造生態宜居生活環境。”
閃電新聞記者 呂敏 陽信臺 鄭飛 魏君鈺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