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17-04-24 10:04:04
濱州日報·濱州網4月24日訊 4月21日,在楊柳雪鎮安家村舊村盤拆遷現場,機械轟隆作響、挖掘機一屈一伸,75戶院落僅用一天時間,全部拆完。至此,該鎮順和店、安家兩個村的172戶舊院落,從簽訂房屋征收協議、搬遷騰空,到拆除完畢僅用了12天,在全區率先全面完成年度棚改任務,交上了一份棚改攻堅的圓滿“答卷”。
今年,該鎮圍繞“學標桿、爭一流、上水平”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緊密結合鄉鎮發展實際,將棚改工作作為改善群眾住房條件和增加群眾收入的切入點和落腳點來抓,最大限度的為民謀利,走出了一條和諧拆遷、幸福棚改的新路子。
“作為濱城區唯一一個實施棚改的鄉鎮,項目的實施不僅能整合土地資源,盤活閑置土地,而且能為村集體增收拓寬新的渠道。這項惠民工程如同‘強心劑’一般,讓昔日閑置的舊村盤重新煥發了生機,激活了村莊發展的新動力。項目的快速推進,為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和城鎮化進程,邁出了堅實的步伐。”談起棚改工作,濱城區楊柳雪鎮黨委書記張洪柱說。
方案先行,讓拆遷安置在科學、陽光下運行
今年,濱城區啟動棚改工作三年攻堅計劃,楊柳雪鎮的順合店和安家村被列入其中。如何讓棚改福利順利“落地”?濱城區主要領導多次過問拆遷方案制定和群眾安置事項,提出一定要全面了解群眾需求。楊柳雪鎮在區棚改工作包保領導的指導下,黨政主要負責人親自掛帥,挑選國土、城建、司法、社區等熟悉政策、經驗豐富的骨干人員成立專項工作組,分成兩個小組盯靠棚改一線,嚴密組織、規范操作,全程統籌安排部署棚改工作。
工作開展,方案先行。棚改作為一項惠民工程,拆遷補償和新居安置都涉及家家戶戶的切身利益。只有讓利于民,把每項工作做細做實,讓群眾嘗到棚改帶來的實惠,才能把好事辦好。為制定科學方案,楊柳雪鎮充分發揮村委會主體作用,在結合村情實際、摸清底子的基礎上,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反復討論修改房屋征收補償安置方案。
談起討論群眾安置工作的過程,村黨支部書記張同祥說:“我們在挨家挨戶走訪群眾,充分了解住戶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共組織召開了7次村‘兩委’、黨員群眾代表大會,不斷修訂完善拆遷補償方案,對鰥寡孤獨老人、新村無宅基地村民、一宅三代不愿和兒女一起居住的老人分別確定了安置辦法。”
對于順和店與安家兩村棚改方案的制定,楊柳雪鎮政府專門召開4次專題會議,詳細討論并反復修改,成熟后報區政府審批,最后召開村“兩委”班子和黨員群眾代表會議進行公布。
測細量實,讓每一戶群眾都做數據的見證人
彎曲不直的小巷;荊棘叢生的道路;廁所、豬圈、樹木等繁多的附屬設施;歪倒的院墻,塌了的棚子,不規整的破損的房屋;高低不一的院墻……這是順和店村舊村盤的真實寫照。“不僅進出困難,而且給測量帶來難度,賠償標準更難界定。”談起在舊村盤入戶測量院落時的情景,張同祥說。
一分一厘都關系到群眾的切身利益,不細不實都會影響到拆遷進程。區房管局征收辦在人員少、任務重、時間緊的情況下,加班加點,與鎮工作人員、村 “兩委”成員在初步核算的基礎上,又重新分組入戶,核實拆遷戶面積。
可以說皮尺扯到哪里,讓戶主的眼睛跟到哪里。測量人員拿著測量數據表,從房屋面積、院墻的米數,廁所、豬圈、樹木等附屬設施大小,逐項進行復核。每測量一處,都讓住戶作現場測量的見證人。測量結果確認后再由拆遷戶在統計表上簽字,每個環節做到測細量實。嚴格把好折算標準,公開透明核算補償金額,做到數據準、測量細、底子清,群眾明。
整個前期工作,楊柳雪鎮嚴密組織、規范推進,對改造項目的規劃、拆遷、安置補償等全程公示,做到信息公開透明,接受群眾監督。讓居民清楚了解到棚改工作的動態形式、工作進展。對棚改范圍內符合改造要求的棚戶區住戶全部登記造冊,實行一戶一檔,做到房產狀況清、動遷面積清、補償數量清、安置意愿清。
拆安并進,讓拆遷群眾吃上“定心丸”
灰瓦,白墻,6棟徽派建筑樓房在順和店村格外引人注目,這是該村給需要安置的居民建設的幸福家園。按照每戶80平方,兩室一廳一廚一衛的標準建設,目前正在進行內外裝修,計劃5月底搬遷入住。與此同時,安家村也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緊鑼密鼓啟動安置房建設。
能建不能建,能不能安置,這是群眾關心的焦點。看到村“兩委”想著辦法加快安置房建設,群眾如同吃上了“定心丸”。
4月10日,是順和店簽訂拆遷協議的日子。早晨7點鐘正式開始,早早趕來等候的57歲黨員張壽國在協議書上第一個簽上了自己的名字。這邊簽協議,那邊就在房屋征收進度表上貼五星,直到12點半結束,97戶僅用5個半小時全部簽完。緊隨其后,4月14日,安家村也僅用半天時間,75戶拆遷戶全部簽完拆遷協議。
為解決順和店和安家拆遷群眾躲遷問題,讓拆遷戶有地方住,在村委安排拆遷戶住房的基礎上,鎮政府召開專題安置會,按照就近安置、生活方便的原則,積極協調社區和鎮敬老院,騰空房屋20余間。
為加快拆遷戶搬遷進度,協議簽訂完后,順和店村“兩委”和黨員群眾代表10余人,盯在搬遷現場,搬家具、裝貨物,幫著群眾搬家。安家村則雇了兩輛三輪車統一給19戶老年人搬家。
用好老村盤關系到村莊的未來發展和村民們的切身利益,鎮黨委政府與村“兩委”多次商議,下一步將對舊村盤實施復耕工程,并結合扶貧開發,用好用活兩村拆遷騰空的200余畝土地,發展現代農業,借地生財,壯大村集體經濟,讓村民實現‘住新房+增收入’的棚改雙豐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