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7-02-24 15:55:02
濱州公安深化改革-打造平安濱州升級版
齊魯網濱州2月24日訊(通訊員 張錦程 周新建 記者 何洋)平安,是一個城市幸福指數的基本要素,也是群眾最樸素的社會需求。
近年來,濱州市公安機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廳的堅強領導下,立足職能,突出主業,強化打防管控,優化為民服務,讓群眾切身感受到了身邊的安全。
2017年,濱州公安機關將堅持底線思維、問題導向,深入開展基層基礎三年攻堅戰,強基固本,深化改革,全力打造平安濱州升級版。
強化主業,打造平安濱州
警力跟著警情走,哪類犯罪突出就嚴打哪類犯罪。2016年,濱州市公安機關以打開路,打防結合,震懾違法犯罪,部署開展為期三年的打擊“盜搶騙”犯罪專項行動、嚴厲打擊農村黑惡勢力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對各類嚴重暴力犯罪堅持零容忍。組建了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成立全國首家預防電信網絡詐騙公益宣傳微聯盟,提高了對該類犯罪的打防效能。去年,全市公安機關累計破獲各類刑事案件5564起,抓獲刑事作案成員2894人,命案實現全破。
嚴打經濟犯罪,重點對涉眾型經濟犯罪、涉稅犯罪、侵權假冒犯罪、新型網絡傳銷犯罪、非法買賣銀行卡等犯罪開展了集中打擊。2016年破獲經濟犯罪案件182起。繼成功緝捕全國“百名紅通”外逃人員趙汝恒后,又對臺灣籍逃犯邱某某異地起訴,我市由此成為2016年全省第一個“無境外經濟犯罪逃犯市”,“獵狐行動”圓滿收官。
全面加強禁毒工作納入全市科學發展考核,突出溴代苯丙酮等易制毒化學品專項整治,完善黨政主導的禁毒責任機制、易制毒化學品管控機制、涉毒案件偵辦機制和涉毒問題群防群治機制,破獲涉毒案件82起,繳獲毒品3.69公斤。以2016年打假“利劍”行動和打擊環境污染犯罪“清水藍天”行動為主線,嚴打嚴處“新常態”下的食藥環領域違法犯罪行為,偵辦案件130起。
強化公共安全監管,推動社會治理創新。健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公共安全責任體系,市、縣兩級政府成立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綜合治理委員會,落實函告、報告、通告“三告”措施,推動隱患排查整改。
2016年對1000多家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全部落實“戶籍化”管理,全市91個鄉鎮(街道)全部建立消防工作辦公室。打造“安暢濱州·一流交警”品牌,查處交通違法220萬起,整改隱患2128處,建成國省道智能交通安全系統, “平安行·你我他”行動考核位居全省前列。堅持不懈抓好煙花爆竹“打非”及危爆物品、輸油氣管道等工作,沒有發生大的安全事故。
濱州市連續6年被評為全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先進市,連續3年被評為全省消防工作優秀市,連續5年未發生煙花爆竹安全事故。
“加減乘除”法 打響基層基礎攻堅戰
公安工作的重點在基層基礎、難點也在基層基礎。如何壯大基層力量,更廣更深地延伸打防管控觸角,筑牢平安建設根基,2017年,全市公安機關將堅持問題導向,綜合運用“加減乘除”法,努力破解制約公安工作發展的現實難題,全力打好基層基礎工作三年攻堅戰開局之戰。
“加”,就是在警力、政策、機制、保障等方面向基層傾斜,為基層強筋壯骨。今年,全市280名機關民警將被充實到基層一線,大大增強基層警力和戰斗力。為有效增加基層警力,市公安局決定,從今年起,新增編制優先充實到基層所隊;新招錄民警和新接收的營以下軍轉干部,一律到派出所工作至少3年,不得隨意借調、抽調;對于沒有基層工作經歷的民警為期兩年,不滿兩年的,補滿兩年,確保三年內派出所民警達到縣級公安機關的40%。
“減”,就是推動110接處警減負,精簡考核,切實減輕基層負擔。據統計,全市110接報的非警務警情超過70%,造成了不必要的警務資源浪費。下一步,我市公安機關將推動110警情分流,完善政府牽頭、公安主導、部門參與的110社會聯動機制,盡可能過濾非警務報警。對社區民警實行三個“一律不準”,即各級公安機關和警種部門一律不準給社區民警下達破案指標,一律不準抽調社區民警從事大型活動安保任務,一律不準隨意調動社區民警崗位,確保社區民警每周不少于20小時沉在社區,讓基層民警一心撲在基層基礎工作上。
“乘”,就是內部齊頭并進,外部整合資源,匯聚工作合力,倍增工作效能。樹立“基層基礎人人有責”的理念,機關實行基礎職能清單制,基層發揮好主力軍作用,真正做到分工明確、權責明晰、各司其職,形成全警上下抓基層打基礎的合力。同時將公安基層基礎與社會治理基層基礎相結合,發動群眾力量,激活群眾組織,落實主體責任,嚴密基層管控網絡。
“除”就是理清分工,分解職責范圍外的壓力,落實責任主體,集中精力干好主業。下一步市公安局將牽頭抓好公安工作責任梳理和細化,明確基層公安機關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讓基層民警干起活來有章可循,同時,向黨委政府提出合理化意見,與其他單位各司其職、分工配合,協同解決穩定、安全、發展等問題。
推進“一村一警”,打造社區警務橋頭堡
2016年,濱州公安機關探索推行“一村一警”社區警務工作機制,在每個行政村或城區網格推選一名警務助理,協助社區民警開展工作。“警務助理”分布于村莊社區,傾聽群眾訴求,收集社情民意,過濾風險隱患,逐步改變了基層民警疲于應付、基礎工作浮于表面的狀態,實現了“發案少、秩序好、社會穩定,民警減負、群眾滿意”的目標。2017年此項工作在全省公安機關獲得推廣。
2017年,濱州公安機關將全面深化“一村一警”社區警務,聘任“能人”擔任警務助理,定期組織集中培訓,定期通報工作戰果和考核成績,表彰獎勵先進,“末位淘汰”后進,最大限度提高警務助理的工作積極性。
在充分發揮警務助理群眾身邊的治安防范組織員、矛盾糾紛調解員、基礎數據收集員、社情民意信息員、法律政策宣傳員、便民利民服務員“六大員”職能的同時,將這項工作與基層基礎建設三年攻堅戰結合起來,與禁毒、打擊電信詐騙、打擊打孔盜油、打黑除惡等重點工作結合起來,發揮無窮民力,抓好基礎治安要素管理,夯實平安建設根基。
深化改革,提升警務效率和群眾滿意度
2016年,市公安局順應形勢發展需要進行機制變革,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實體化的警務實戰指揮中心。建立指揮長工作機制,賦予專職指揮長先期處置權、越級指揮權、警力裝備調度權和案事件督辦權,緊急情況行使最高指揮權,實現警力、數據、手段、裝備等資源的高度合成,著力提升應急處突的能力和水平。
今年,濱州市公安機關將著力健全完善各項工作機制,最大程度發揮警務實戰指揮的作用。重點推進勤務模式改革,完善雙向扁平化指揮機制,推動信息研判、決策指揮、行動處置一體化運作,實現發現、指揮、處置無縫銜接。升級合成作戰機制。加快建立市、縣兩級實體化的合成作戰中心,推動資源手段向偵查破案、公共安全監管、基層基礎建設聚焦,打造合成研判、合成指揮、合成防控、合成打擊、合成監管的合成作戰機制升級版。
改革巡防機制,由特巡警支隊全面負責我市社會面巡邏防控工作,完善網格布警、扁平指揮、警情引導、等級巡防、重點防控、快速反應等工作機制。重要節點啟動一級巡防模式,與武警濱州支隊開展聯合武裝巡邏,全力壓減發案,提高群眾安全感。
緊盯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提升群眾滿意度。進一步規范行政審批,集中解決辦事難、辦證難等突出問題,認真落實群眾評價、一次告知、彈性工作、“綠色通道”等措施,所有不合理的管理、收費、罰款項目一律取消,能下放的權限一律下放,做到服務標準最高、辦事手續最簡、辦事流程最優。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進一步規范居住證辦理和流動人口管理,加快完成車檢改革、駕考改革等改革措施,推動出入境證件審批權限下放,建立健全消防設計審核、驗收分離制度,努力提高管理服務水平。
創新 “互聯網+”民生應用,學習借鑒外地先進經驗,充分運用科技手段,推行“互聯網+公安服務”模式,依托民生警務平臺,發揮“兩微一端”優勢,打造一批“指尖”上的服務項目,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